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
01
我在深圳的第一份工作,是广告文案。解决了工作问题,那么就开启努力奋斗模式吧!
然而上班的第一周,我几乎是在兵荒马乱中度过。因为我无意间发现,原来除了搬家事宜外,公司处于“重整期”,用大白话说就是裁员期,但不知哪里出了岔,竟然还在裁员期聘了新人,如我。
作为一个没有上司没有组别的新人,我立刻找老板反映情况;虽然早就听说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没亲身经历时,真的不知道背后有多无奈无助,幸而与老板一番交谈后,他没有辞退我的意思。
三个月后,当我签正式员工合同时,我在人事的嘴里,第一次听到“深户”这个词。人事问我:“你不是深户,你的社保缴费会按非深户的办理。”
我说:“请问两者有什么不同吗?”
“你傻啊,当然不同!深圳人和外地人,你说哪里不一样?方方面面都不一样!”
那一刻,看着人事那理所当然又骄傲的神情,我忽然意识到——“深户”,是一个带有“优越感”的身份。
几个月后,和我形影不离的同事东东,突然向我透露她辞职的打算;东东已经在公司两年,尽管有资历,但公司从没给她涨过工资。
东东:“我报读了些课程,学费都不够,再不找个高点的工资,我的深户什么时候才能办啊!”
“读课程和你办深户有关系吗?”
东东给我科普了一下:“我是专科生,入户积分不够,读了那些规定的课程就可以攒积分;对了,你要入深户吗?”
我又问:“你为什么想入深户?”
东东沉默了一会,才无奈道:“归属感啊……”
02
我要入深户吗?
至少在深圳的头半年里,我是没认真考虑过的。
后来,我越来越看清同事间的暗潮汹涌,渐渐有了厌恶感和距离感。他们分了“新人”、“外地人”和“深圳人”3个派别,而归为“外地人”的我,就在那一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和自卑。
当留心“深户”这词开始,仿佛就打开了自身某个通讯开关,突然间发现,原来身边早已铺天盖地地存在关于“深户”的一切。
一次聚会中,一位男同事说着带口音的普通话,骄傲地说自己两年前就是“深圳人”时,我下意识留意了其他人的表情,仿佛都是羡慕神往的。
某日下班经过公交站,上面总有办理“深户”的广告——积分入户指南,XXX公司等。或者马路边上明显可见的政府标语:来了就是深圳人。
有时,与亲戚一辈的叔叔阿姨聊天,他们如同包打听的线人一样,除了问学历、工资、工作,后必定补刀一样地问,“是不是深户?”
“深户的好处多着呢,不然你们外地的都享受不到深圳的福利,山高水远地跑来这里打工,什么都图不到;你懂吧,深户就跟那绿卡一样!”
《城市24小时》剧照
耳闻目睹这一切,处处透着排外和高人一等的气息。
我说不清自己的感觉,惶恐?疑惑?每每被问到这个事情时,似乎自己身上的优点都不值一提,只有“外地人”这点谈资是他们既感兴趣又看不起的。
我的心在蠢蠢欲动,自卑和怯懦涌上心头,害怕被孤立和渴望被认可;那一刻,我明白了东东说的“归属感”。
03
“你表妹下个学期要高考了,学习为重,家里不方便让你继续住了。”
表姨让我搬家的时候,我是有点心慌的,但自己也没好意思赖着;于是从珠海的租屋到表姨家,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再次搬家。
我自以为的安定,其实是一捅就破的窗户纸,在找租屋的过程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和不安。
押一付一,交完房租,身上的钱所剩无几,拎着所有家当搬到租屋的那天,我看着这个不足13平方米的小房间,开门就够着的单人床铺。房间和厨房只有一墙之隔,抽油烟机还正对着床铺,浴室刚好能转身,这样一个鸽子笼大的地方,是我接下来一年要住的地方。
那晚,我哭得像只被遗弃的小动物,委屈和羞耻感淹没了我——当不能再寄人篱下,自以为还可以的经济能力,竟然只租得起这种环境的房间。
原来有瓦遮头,不代表我真的“立足”在这片土地上。外面高楼迭起、万家灯火,都变成我可望而不可即的难堪和距离,可笑自己是这样的渺小、弱小。
如同烟花盛开后,热闹散去,只留下满地狼藉和空虚,原来这就是没有归属感。
我拿出身份证,那一秒,我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迫切并命令自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深户”拿下!
04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为了节省中介代办的费用,我时不时从公司请假,独自奔波于人才中心和各种政府部门;
准备着数十份的材料,各种原件和复印件,办理各种手续,排队、等流程,总要花掉至少一天的时间,忙碌和疲惫,成为那段日子里我的生活重心。
大概请假次数太频繁的缘故,公司里总有几个修炼成精的人物,有意无意来打探,问我是不是在忙“深户”的事。为求无后顾之忧,我大方地承认了;不夸张地说,那天有近十个同事来恭喜我。
我当时在想什么呢?
我的脸是笑着的,但身体和大脑因为疲惫和麻木,一直处于漫游太空的状态。
为何?因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是不会明白“深户”对其他人而言,是何等重要的意义!
陆续几次去人才中心交资料,偌大的办公大厅,不管什么时段,总是人山人海,如果说火车站是“大春运”,那么人才中心就是“小春运”;而且这个人才中心,不过是深圳多个区域中的其中之一。
待一切手续办妥后,我最后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深户”落实,等待新的户口簿。
10月中旬,我终于在公安局领到新的身份证。我仔细地把上面的信息看了一遍又一遍,那一刻,握在手里的,仿佛是一份归属感和一份尊严。
05
然而,我的兴奋快乐劲只维持小半年,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面临离职、找工作、搬家、跳槽、转行、再搬家等等轮回反复的事情。
当我躺在第六次搬家的新租屋里,茫然感突然带着哀伤袭来——这是既忙碌又平庸的三年,自己是那么努力着,无论薪水还是职位,却始终没得到想要的,心里总是空荡荡,没任何成就感。
环视这个空荡荡的房子,随着自己经济能力提高,我不想再那么亏待自己,但也仅仅能负担40平方米而已,仅仅是希望自己生活得尊严些、体面些。
但是,我始终没有归属感,每次涨房租和搬家,都会给我带来沉重的焦虑,无形地消耗着我的身心,渐渐地,足以压垮我的脊梁。
成为“深户”后自以为的安定、归属和尊严,在一次次搬家的过程中轻易崩塌。明明有落脚的地方,明明有了身份证明,但我始终像只没有脚的小鸟,一直被迫流浪——原来“深户”,不等于“立足”,不等于融入深圳这个城市。
曾经震撼我感官的摩登建筑,变成让我喘不过气来的巨兽,它们永远不近人情地高耸矗立着,而我只能在底下走街串巷;若人群为炉,我早已被熔化其中。
其实,所谓的安定、归属感和尊严都是脆弱如玻璃的东西,它们好看,却经不起推敲;只是我越明白这个道理,却越难以接受自己的有心无力。
一晃又过去五年,这些年我一直和时间赛跑,我曾经心比天高,也终于学会妥协、融合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和职场里。
现在我终于有属于自己的小窝,但我的心,还不能在这个房子里安居,它依然不时流浪在外面的钢筋丛林里。
图丨摄图网
何时能停止流浪?我想,或许快了,山穷水尽后总能柳暗花明,丧气总不会一直跟随我的脚步。
到那一天,我能成为自己坚强的后盾,安全感能自给自足;我的能力与个人价值,会随着阅历和努力而增值。
到那一天,当我可以挥别虚无缥缈的归属感时,就是我已足够强大的时候,我的心,将不再流浪。
本文为读者投稿。
如果你对社会热点话题有敏锐的感知力与丰富的写作经验,欢迎自荐为《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自由撰稿人;如果你在艺术时尚、影评娱评、美食体育、旅游地理等任一领域有所专攻,欢迎随时给《三联生活周刊》微信投稿。
撰稿人申请与原创投稿皆发至:,此邮箱长期开放。投稿需从未在任何公开平台发表过。
一经投稿,即默认由《三联生活周刊》编辑修改及发送。20天内未收到回复可另投他处。
来稿请写明联系方式,标题注明“自荐撰稿人”或“投稿+稿件领域”。
稿件字数2000~3000字为佳。
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
期待你的文字。
B站解读?UP主:三联编辑部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
「再测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