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推出甬舟户籍同城化的举措,通过户籍打通的方式进一步“合体”,在全国也是首例,加快甬舟一体化进程,同时也给全国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提供一个新思路——经济强市不再追求行政区划上的扩容,而是通过同城化、一体化,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宁波和舟山的这条政策,在近期全国来说,非常罕见。
首先,给另外一座城市同样户籍待遇,近年来在其他城市没有发生过。比如广佛一体化,广州人是广州人,佛山还是佛山人,大家互相不干扰。苏锡常一体化,苏州是苏州,无锡是无锡。没有互相承认户籍的。
唯一有这个先例的,就是共建国家新区,共建特别合作区。比如西安和咸阳的西咸新区,经过两个城市的博弈,这个新区的市民户口,划归西安统一管理。深汕特别合作区,户口纳入深圳管理。但与此同时,户口过来了,管理权也就过来了,版图也划过来了。
像宁波这样单方面宣布承认舟山户口的,历史上不多见。
一、宁波在萧绍甬一体化的中心地位增强
区域一体化是国家在城市建设上一个重要的思路变更和发力方向。通过协同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形成产业优势集聚,从而打造出具有差异化产业影响力、强强联合的区域发展态势。从国家层面来讲,一定会选择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进行一体化试点,比如已经在推进的西咸一体化、成渝双城经济圈、广佛一体化等等。
而浙江省唯一的一体化发展区域就是萧绍甬。萧绍甬一体化主要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交通枢纽的连结互通,二是制造业的提效升级。其中杭州萧山主要聚焦于打造交通枢纽核心和空港经济,而作为萧绍甬中心的宁波,承担起主要的产业集群、制造业升级发展的职能。
近几年宁波的城市规划重点都在围绕这个定位展开。一是形成前湾新区、甬江科创大走廊、南湾新区等产业新区;二是基建扩容和轨道交通建设,加强北部产业高地慈溪、余姚与主城区的连结;三是不断释放更多的工业用地,为产业经济增长提供支撑——2019年宁波的工业用地供应量为全国第二。
对宁波而言,充分发挥其产业中的港口经济,是在萧绍甬一体化中具有差异化优势、更有可能提升城市能级、强化中心城市地位的选择。与舟山“合体”,凭借后者“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及浙江省唯一国家级新区的定位,在港口方面协同发展。
从这个角度,宁波与舟山加速一体化也是在意料之中。其实双方一直有融合发展的动作,包括2015年宁波港和舟山港合并重组,今年4月甬舟人才一体化“飞地”启用。这次的户籍同城化,称得上是甬舟一体化的飞跃性进展,掷地有声,将给宁波带来实质性利好:
·宁波整个城市的扩容力度会更大。宁波对接舟山是北仑镇海这一带,正是落实宁波朝北发展的城市总规划。通过户籍同城化实现另类扩容,间接扩大宁波的势力范围。
·为宁波吸纳更多产业人口打开一扇大门。2019年宁波常住人口增量34万,在全国排第四。得益于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宁波对产业人口的需求量还在上升。甬舟户籍同城化,最直接带来的就是更多人口进入。
·房地产的利好。宁波2019年商品住宅成交量已经超过杭州,随着产业人口涌入,增长势头还会继续保持,市场继续看好。
二、户籍同城化为城市协同发展、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提供创新模式。
宁波此举给全国都市圈战略下中心城市做强做大提供了新模式:相较于大城市一举吸收吞并小城市,可能会导致管理鞭长莫及、整合难度大,通过同城化和一体化融合发展来实现区域协同、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或许更能事半功倍。
此前已有不少区域一体化的尝试,如淮海经济区公积金互贷互认、深汕特别合作区“飞地”试点。甬舟户籍同城化更加直接,力度更大,为区域一体化的具体落实提供一个参考动作。
就在宁波推出甬舟户籍同城的一周后,5月18日国务院提出“探索实行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制度”,“可在全国有条件的3、40个都市圈先行推开”。可以预见通过打通户籍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做法很快会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有更多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