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汉代秣陵人哀仲所种之梨果大而味美,当时人称为“哀梨”。后常用以比喻流畅俊爽的文辞:读君之文,如食哀家梨,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烝食不?’”
历史典故:
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孙权听从诸葛亮建议迁都秣陵,改秣陵为建业。传说汉朝时秣陵有一个叫哀仲的人,他家里种出来的梨子个头很大并且味道鲜美,又脆又嫩,入口而化,被当时人称为“哀家梨”。
在唐朝之后的古典小说《幽梦影》中有一段用哀家梨来作形容的话语是这样写的,“今举集中之言,有快若并州之剪,有爽若哀家之梨,有雅若钧天之奏”,可见哀家梨名声之大。由于哀家梨名气大,当时的人们常以能够吃到哀家的梨为荣耀。有些附庸风雅的人,为了炫耀自己的家财和能耐就想尽办法得到哀家梨。但是他们得到了哀家梨后却用蒸笼蒸熟了来吃。梨子本来是生吃才能吃出脆嫩味美的,何况又是以脆嫩和鲜美著名的哀家梨。
因此人们就用哀梨蒸食来比喻不懂得某个东西的长处,稀里糊涂地糟蹋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