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连清华北大毕业生都不稀罕的上海,为什么开始抢普通硕士了

近日,上海低调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在沪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直接落户”,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十年前,清华北大稍冷门专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打分都达不到上海的落户标准。如今只要本地普通高校硕士就可落户,这十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曾经落户

十年前连清华北大毕业生都不稀罕的上海,为什么开始抢普通硕士了

  近日,上海低调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在沪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直接落户”,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十年前,清华北大稍冷门专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打分都达不到上海的落户标准。如今只要本地普通高校硕士就可落户,这十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曾经落户难度上天的上海都加入抢人大军?

  笔者不禁好奇,尝试对全国和上海的五普、六普、七普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解读,所得结论与诸君分享并讨论:

  公式说明人口的增长来源于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部分,其中自然增长指的是人口的出生、死亡带来的增长,机械增长指的是人口在一个地区流入、流出带来的增长。增长问题要么是前者出了问题,要么是后者出了问题。

  主要年份上海人口总量及年均增长率(%)

  首先回顾上海历年人口普查的总人口和年均增长率。建国以来,上海人口年均增长率一般都能维持在1%以上,特别在2000-2010年这十年,甚至达到了3.4%。但是,2010年后,年均增长率骤降到0.8%,直接打了“骨折”。这个增长率,在历史上仅仅高于1964-1982年这段特殊时期0.3个百分点。

  在此说一句题外话,《上海市城市总规(2017-2035)版》依然在“严控城市规模”,提出“到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不知2022年相关人士提前站在2500万关口上,有何感想,究竟该担心人口提早突破规划,还是该担心人口增长后续乏力。

  从上面的公式来讲,要么问题出在自然增长上,要么问题出在机械增长上。那么接下来就挨个分析。

  2011-2020年上海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

  根据《上海市统计年鉴》,这十年间多年人口自然增长为负,2019-2020年甚至扩大到了-3.52‰。但请先不要惊慌,这只是户籍人口统计口径。众所周知,上海严控落户,户籍人口仅相当于常住人口的一半左右。常住人口中还有大量的年轻人没有统计进来。

  那我们采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因为人口普查数据没有历年的常住人口出生死亡统计,我们就用了2019-2020年的数据,发现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长也为负,但粗略计算,负增长率没有-3.52‰这么惊人了,但也在-0.10‰左右。从某个角度讲,放开户籍对于统计该项数据至少是有利的。

  同时,为了判断这种情况横向比较处于什么状态,把全国所有省级单元的七普数据都算了一次,发现只有四个省级单元自然增长为负,分别为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除了上海,都位于东北。

  接下来进一步把自然增长率分解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发现上海人口出生率与其他省级单元的差距,远大于人口死亡率与其他省级单元的差距。出生率低,对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力更大。而众所周知,上海老龄化率非常高,但也许并不是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因为隔壁江苏省的老龄化率也非常高,但人口自然增长比上海还是高了许多。全国出生率最高依次为西藏、贵州、宁夏,最低依次为黑龙江、吉林、上海。至于影响出生率的原因有很多,笔者水平有限,这里不再赘述。

  分析完自然增长,接下来看机械增长。机械增长是人口净流入,代表一个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根据对五普、六普、七普数据的粗略计算,2009-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机械增长排在宁夏、西藏、青海之后,位于全国第四,高于北京等地。但2019-2020年,上海常住人口机械增长已经排在浙江、新疆、广东、重庆、西藏、北京、海南之后,位于全国第八。而且,2020年的数值对比2010年,出现了一个数量级的差异。

  从上面分析来看,应该能理解为什么上海十年前连清华北大毕业生都不稀罕,但十年后也要放下身段,加入抢人大军了。不管如何,放开人口落户限制,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外来人口市民化,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覆盖面,是有积极意义的。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第五、六、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和上海统计年鉴2021公开资料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站务联系QQ:2938061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