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树立“大人才观”三渠道引进外籍人才

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行动计划》选择在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发布。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介绍,冬奥组委将采取团体报名与个人报名相结合、公开招募与定向招募相

冬奥树立“大人才观”三渠道引进外籍人才

  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行动计划》选择在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发布。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介绍,冬奥组委将采取团体报名与个人报名相结合、公开招募与定向招募相结合、网络申请与书面申请相结合的方式招募赛会志愿者。对于海外华侨华人和外国人,报名申请会更简化。

  将招募8万-10万名志愿者保障城市运行

  新京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行动计划》选择在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发布,有着怎样的意义?

  闫成:我们推出《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向全世界昭示两层意思:一是从这一刻起,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开始全面拓宽格局;二是从这一刻起,我们准备好了,志愿者将以昂扬向上的风貌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保障。

  新京报:相比2008年夏奥会,冬奥会志愿者队伍有怎样的变化?

  闫成:相比2008年夏奥会而言,冬奥会志愿者总体规模要小一些,这主要是从降低办奥成本、促进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考量的。但为了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我们还是要从不同维度去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办奥的平台,比如,冬奥组委将会同主办城市在测试赛和冬奥会赛时,招募8万-10万名城市志愿者承担城市运行保障工作。

  新京报:对于海外华侨华人和外国人,志愿者报名途径以及培训计划有什么不同?

  闫成:冬奥组委将采取团体报名与个人报名相结合、公开招募与定向招募相结合、网络申请与书面申请相结合的方式招募赛会志愿者。对于海外华侨华人和外国人,报名申请会更简化,特别是在信息采集环节,会以国际社会接受度较高的方式来设计实施。

  所有赛会志愿者都将在赛前接受培训。考虑到地理位置和出入境等因素,对于海外华侨华人和外国人,一般可通过网络接受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并在赛前7-10天到岗接受场馆和岗位培训。

  国内已累计培训1200人次技术官员

  新京报:像高山滑雪世界杯这样的高级别赛事,我国从未举办,也谈不上人才储备。请您介绍冬奥组委在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作出的努力。

  闫成:冬奥组委的总体思路就是,要树立“大人才观”,统筹国际国内两类人才资源,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我们分3个渠道引进外籍人才。一是聘用专家。分批引进了26名外国专家,在场馆规划、竞赛组织等方面,发挥指导和咨询作用;二是团队式引进专业人才,对于一些技术难度较大的专业工种,与境外组织机构合作,团队式引进一批人才;三是全球招聘员工。2016年,组委会组织了首次全球招聘,从中择优选拔了一批优秀外籍人才。

  另一方面,我们把更大气力、更多精力用于培养国内的专业人才上。面向全国开发优秀人才,整合专业力量。我们重点抓了3项任务。一是培训国内技术官员,分别举办冬奥会15个竞赛分项的国内技术官员培训班,累计培训1200人次。二是培养赛事保障人才,组建了一支滑雪战队,规模在400人左右,为雪上项目赛道作业提供了人才储备。三是招收赛时实习生。目前,我们已经会同19所高校首批招收了287名赛时实习生。

  新京报记者吴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站务联系QQ:2938061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