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钱就能进世界名校?记者起底部分留学机构“保录取”真相

文/羊城晚报记者实习生傅觉明“世界顶尖名校无条件直录”“免GPA、免语言、免预科”……广告里,海外各大高校分别被贴上了价格标签。知乎等社交平台上,多家“保录取”中介向本科生周珞抛出了橄榄枝。货比三家后,他选了报价最低的一家。18万元,正好是他能承受的价格。所谓留学“保录取”,一般指的是部分留学

给钱就能进世界名校?记者起底部分留学机构“保录取”真相

  文/羊城晚报记者实习生傅觉明

  “世界顶尖名校无条件直录”“免GPA、免语言、免预科”……广告里,海外各大高校分别被贴上了价格标签。知乎等社交平台上,多家“保录取”中介向本科生周珞抛出了橄榄枝。货比三家后,他选了报价最低的一家。18万元,正好是他能承受的价格。

  所谓留学“保录取”,一般指的是部分留学中介通过某些手段,可以让申请者有近乎100%的概率获取目标院校录取通知书的操作方式。

  从2021年至今,周珞收到了多家海外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回看申请材料,他愕然发现,从未踏进美国的自己,竟然“平白”坐拥一份美国本科的成绩单和学位证。

  近年来,“保录取”广告在各大社交媒体屡见不鲜。有留学生在网上吐槽:不少留学机构都会暗中推销所谓的“保录取”项目,号称花钱就能金榜题名。留学“保录取”究竟是何方神圣?整个产业链又是如何一步步运作而成?记者经多方采访,起底部分留学机构的“保录取”真相。

  诱惑

  只要给钱学校“随便挑”

  “能申请上就行。”2020年下半年,周珞在德国的本科生涯接近尾声,他希望接下来能继续到英国进修硕士。但因其本科成绩不佳、可能连学位证都拿不到,再加上申请材料缺失,正常申请将被目标院校“一票否决”。于是他便把目光投向了号称“成功率100%”的“保录取”留学机构。

  市面上,“保录取”项目价格不菲,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但让周珞心动的有两点:一、省事;二、稳进。中介承诺,只要给足钱、提供个人信息,他们能“一条龙”服务到底,“学校随便挑”。

  一位自称艾斯教育中介老师的人对周珞游说:“我们从英国起家,像伯明翰大学的教导处就有我们认识的中国老师,托关系靠‘内部推荐’就能直接把材料递上去。”当时,周珞认为,既然中介能搞定“内推”,获取“正常”的入学资格,那么收昂贵中介费就是合理的。未多犹豫,他便签下合同。

  周珞后来才知道,机构方根本没什么“内推”名额,更不认识伯明翰大学内部的人,而是直接越俎代庖为他造假了申请材料。而伯明翰大学基于诚信原则,信任了机构提交的材料,给周珞发出了录取通知书。

  本来按照双方原定的流程,周珞并不会发现这一切。中介机构除了最初透露有“内部”关系之外,对其他具体操作都缄口不谈。学生邮箱、账号等事务一律由他们全程操办,整个过程,学生需先交付定金,在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打第二次款,在拿到签证后补齐尾款,最后才能拿到个人申请账号查看信息。“他们说你只管拿到(录取通知书)就好,其他别管。怕学生中途跑路,他们要把账号拿在自己手上,做个保障。”

  那时,周珞没察觉到什么不妥。随后,他陆续收到三家名校录取通知书,便欣然汇款。拿到签证后,他因疫情毕业延期,无法实地就读,开始研究申请账号的事情。一查,才发现自己竟然“成为”一名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高材生,就读工商管理专业,成绩名列班级前15%。

  伪造的学位证书和成绩单如同一颗不定时炸弹,让周珞感到后怕。他已经注册入学英国伯明翰大学,但因为害怕“爆雷”,至今没有交学费,更不敢就读。据他了解,2022年,伦敦国王学院的一名学生就因“保录取”造假而被勒令退学。“退学不是光彩的事情。机构说高校不会核查,但谁敢保证?”

  当周珞把他的故事社交媒体后,7名同学陆续找上了他。分别在不同机构报了“保录取”项目的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过程:一个不能触碰的申请账号,一份未曾就读的异国学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探访

  神秘的海外本科学历

  在周珞的“保录取”经历中,最重要的便是这份神秘的海外本科学历。它是怎么来的呢?记者尝试在微信上加了一位“保录取”中介。

  “我们项目目前可以零条件、免雅思、免预科直录世界名校。”一加上微信,自称AdmitWrite留学市场部的陈女士便开始热络地招呼记者:“我们会给学生注册一个美国高校本科学历,以便申请下一步的学校。这个美本学历的优势在于专业不限、成绩不限,并且由于是四年英文授课环境,还可以免考语言。再配上一些软背景的提升,如实习/科研等,整体包装过后,便可申请世界名校。”

  随后,她向记者出示了一张项目表。表上,所能申请的学校覆盖英、美、澳、加、新加坡乃至中国港澳地区,最高收费的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其研究生项目收费均为100万元起步。相较英、美两国,澳大利亚院校和加拿大院校的收费则显得较为“实惠”,价格通常在十几万元到二十几万元间。

  据陈女士所言,该机构在美国有六所能为学生提供学历的合作院校,分高、中、低档,根据学生下一步申请学校档次不同进行相应匹配,所有学历均由合作院校教务处直接开具正规成绩单及学位证。“理论上来说,成绩单想开多少就多少。材料都是完全‘过硬’的。”

  但是,在声称材料“过硬”的同时,陈女士指出该学历只能支持背景调查至学生毕业,毕业后,这份“保录取特供”的学历即会“立刻报废”。其机构顾问Kyle进一步解释道:“每次背调都需要花钱。注册的学历只适用于本次硕士申请。只要硕士学校提出要求,无论是发邮件、打电话,还是寄成绩单,美国本科院校这边都会给予相应的回复。”

  另一家留学机构索斯教育“保录取”项目也是以“注册”海外学历为申请途径,但方式略有不同。其机构人员Elena表示,他们会先把学生真实成绩递交到学校,经学校招生官评估后交钱锁定名额,视情况而定来重新设计学位证书和成绩单——“我们一般会选择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的学校,给你安插这些高校的学历,完全支持背景调查。”

  当记者称自己没有任何实习、科研经验可供写入申请文书时,Elena似乎对此司空见惯:“我们请美国常春藤联盟院校科研老师帮忙,让他递交某个科研项目证明材料到您要申请的学校即可。”记者进一步询问,自己是否能实质加入到该科研项目中,Elena显得很讶异:“你是想专门去学?我们这边不需要你去参与,就是能出证明。”

  这一切是真的吗?在索斯教育官网上,记者看到其精英团队招揽了不少“名校前招生官”。然而,比照这些“前招生官”照片,记者发现“前美国西北大学招生办副主任”是一位专门研究肿瘤学的英国医生,“前耶鲁大学招生办主任”实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一名教授。为此,记者专门邮件联系了耶鲁大学的这名教授,该教授表示:“Ihaveneverheldthatposition,IhaveneverbeeninvolvedinYaleUniversityadmissions,andthisorganizationhasabsolutelynothingtodowithme。(我从来没有担任过那个职位,从来没有参与过耶鲁大学的招生工作,这个组织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与此同时,记者还向QS排名前列的伦敦大学学院、利兹大学发去邮件求证是否确有“内推”之事。截至发稿前,伦敦大学学院尚未答复,利兹大学回复称:“已将疑问交由相关团队,以便进一步通知您。”

  从事留学服务行业超过十年的孙先生,是在“知乎”最早曝光“保录取”行业的留学顾问,目前已有超过50名“保录取”学生联系他帮忙核查维权。他向记者介绍,针对海外本科学历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二:一种是机构与海外私立院校合作交易,为申请人开具“真实的假材料”,学生信息在学校立下档案;另一种则是机构自己伪造院校学历。“更多的是第二种情况被包装成第一种情况,因为个人很难去核实学生档案的真实性。甚至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本科学历是假冒包装的。”孙先生说。

  值得注意的是,拥有“新”学历的学生没有签证,没有出入境记录,再像样的“李鬼”也经不起推敲。“学校一抽查就能发现问题,不管学历是否支持背景调查,学生都将面临勒令退学。”孙先生强调说。

  蔓延

  “黑手”伸向合作办学

  除了境外研究生的申请,“保录取”机构也没放过另一块“肥肉”——本科申请。

  如果申请境外本科院校,就需要一份高中学历。放眼全球,有一种国际课程进入了“保录取”机构的视野——加拿大高中OSSD课程。

  记者了解到,目前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各省的教育事务由各省教育部门自行负责。OSSD(OntarioSecondarySchoolDiploma)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高中文凭课程。学生需修满30个学分,完成40个小时的社区服务,并且通过安大略省省考(OntarioSecondarySchoolLiteracyTest)才能拿到OSSD毕业证书。那么,OSSD缘何成为留学机构眼中的“黄金跳板”?

  “OSSD课程本身机制没有问题,只是投机分子抓住了这门国际课程没有全球统考的特点。”从事留学服务行业20年的沈先生表示,OSSD课程最大特色在于灵活性。它采取70%平时成绩+30%期末评估的考评方式,注重学生过程化学习,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学生因考试发挥不理想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由于是国际课程,它还支持不同教育体系课程之间的学分转换,学生可随时从其他体系转轨至加拿大OSSD课程体系。然而,基于这些特点,该课程体系在部分人眼里却沦为投机热土,成绩“放水”、学术造假现象层出不穷。

  近年来,凭借着自身非应试教育的升学优势,OSSD课程在中国落地生根,大举进军市场。疫情更是催生了大量机构提供OSSD线上课程,但课程教学资质良莠不齐,许多机构并不具备实施远程全日制教学的落地方案和教学质量。“疫情前,课程还要求学生最后一年必须要到加拿大。但疫情后,学生可以在国内三年完成OSSD课程,不少人就开始赚起快钱。”沈先生说。

  据介绍,2020年和2021年,为应对疫情期间部分出国留学人员就读困难等问题,教育部决定临时允许部分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扩招,为原计划出国留学、受疫情影响出国受阻的学生提供国内就学机会。这本是便民政策,却变成了部分留学机构“保录取”的“捷径”。

  当学生拿到OSSD课程的成绩单和安大略省高中学历后,便可以着手申请境外高校,然后拿着境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利用教育部的便民政策,转头申请国内的合作办学高校。但用境外高校录取通知书申请就读合作办学高校并毕业后,学生只能拿到境外合作方的学位证书。

  “我们机构面向合作办学名校本科‘4+0’培养模式进行‘保录取’,上海某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武汉某大学与英国某大学合作举办艺术设计学士学位教育项目等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均可申请,收费不一,如其中一家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收费为25万元起。”一名自称来自浙宏教育的“升学规划”对记者介绍:“但我们操作进去只能单证。例如你高考统招进入宁波诺丁汉大学,顺利毕业后拿到的有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学位证、毕业证,以及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学位证。我们操作进去只有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学位证。”

  目前,已经有高校注意到了“保录取”诈骗。2021年8月,宁波诺丁汉大学就发布过一则关于警惕自主招生“保录取”诈骗的声明。学校表示,曾收到举报,有不法分子声称可以无视成绩“保录取”宁波诺丁汉大学自主招生,借机骗取学生及家长钱财。声明里,校方提醒学生家长们注意甄别:“我校从未以授权或其他形式与任何社会培训机构或个人开展关于自主招生的‘保录项目’。”

  羊城晚报记者近日也就“保录取”一事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求证,其招生办负责人表示,“保录取”项目是不存在的。“如果考生有碰到类似的问题,可以联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生办。”

  边界

  监管如何出重拳?

  “保录取”的“版图”日益扩张,然而,对涉嫌造假保录的留学机构,目前还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

  “我们没有权限去监管留学机构申请材料是否造假。”记者致电索斯教育所属地的江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其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留学中介资质行政审批的取消,留学机构只能从市场监管的角度进行管理。“我们只能提醒学生谨慎选择,对于任何申请‘捷径’都要考虑其是否合理合法。”

  记者也咨询了AdmitWrite留学机构所属地的四川省教育对外交流中心,其工作人员亦表示,留学机构属于商业范畴,需按照市场运作规律来进行核查,他们不会对此提前介入。

  然而,当记者联系上述留学机构所属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时,相关工作人员却表示他们无权监管留学机构材料造假事宜。成都市高新区市场监管消费投诉热线人员表示,留学领域或涉及教育局、社会保障局的管辖范围,建议投诉者拨打市民服务热线,由其指派其他部门进行处理。南京市栖霞区市场监管部门人员则告诉记者:“不是所有的市场行为都纳入市场监管范围,我们只能核查留学机构是否涉嫌虚假宣传,若机构违反了广告法,我们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至于申请材料是否涉嫌违规操作,这并不在我们的管辖范围内,应咨询教育部门。”

  记者了解到,2017年,《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同时也要求“教育、工商等部门要在相应职责范围内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同年,教育部、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正式实施。多名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留学行业完全迈入市场化运作。但是目前究竟谁来监管留学中介的申请材料,似乎还存在一些盲点。

  由于监管模糊,一些“入坑”的学生便选择通过法律手段事后维权。法律文书数据库“威科先行”显示,近五年来,我国留学中介的案件涉诉数量为938件,其中近三年的案件数量达639件,90.88%的案件涉诉金额为50万元以下,案件引用最多的条款对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购买“保录取”业务后,学生还能追回钱款吗?经常受理“保录取”案件的英国皇家特许仲裁员协会会员、天津汇广律师事务所律师杨舒元表示,保录合同内容涉及提供虚假学历、成绩单、利用不当手段等事项,合同内容严重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应为无效合同,可以通过诉讼实现退还。“如果合同服务费太高,是有胜诉几率的,做到部分退款的案件比例约有70%。”

  但杨舒元指出,这类案件存在“执行难”的问题:“如果对方是皮包公司,收到款项后很快可以将公司注销,纵使学生胜诉,还是很难追回钱财。”

  “保录取”维权涉及另一个难点,是海外学历跨国造假。

  白俄罗斯共和国国际仲裁员、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企业刑事合规部主任马新国告诉记者,如果海外学历系伪造,则机构将涉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学生即使成功申请到海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在海外留学期间被查出伪造学历,也将面临被开除的风险。“如果机构确实如其所述,在海外有多所合作院校,可以为实际上并没有在海外高中就读的学生出具证明材料,则考虑是否违反该国有关的法律规定。”

  对于遭遇保录情况并被诈骗且失去求学机会的学生,马新国建议学生到公安机关报案,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机构涉嫌诈骗犯罪的,可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如果是外国机构,可向所属国中国使领馆反映,由其协调当地执法机关进行犯罪打击。对于机构违法但尚未构成刑事犯罪的,可在国内提起民事诉讼或仲裁进行索赔。”

  声音

  勿信低分上名校谎言

  中国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认为,“保录取”实质折射出部分家长功利的教育观。“如果孩子耳濡目染的都是急功近利,便很难自觉绷紧诚信这根弦。”陈志文说。

  近年来,学生因保录造假而被退学的现象不在少数。2018年,7名中国留学生因申请研究生时递交虚假成绩单被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开除。2019年,一名王姓学生因2016年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材料造假而被学校退学。

  “迈入大学并不是成功抵达终点。”英国INTO教育集团总部运营经理姜鑫表示,“‘保录取’学生如果去到不匹配自身实力的学校,在学术支持、学生关怀方面得不到很好的过渡与适应,反而会导致学术表现不佳。我们既相信也希望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学术诚信上坚守原则,避免开具虚假成绩或入学后由于成绩不佳而被劝退的情况出现。”

  对于诚信的“频频翻车”,高校的审查也在不断加强。2021年12月,爱丁堡大学便首次颁布了针对OSSD课程学生申请的限制政策,在学生就读院校、授课方式、课程学分、成绩单提交方式等方面都作出一定要求。

  与此同时,行业的监管也正在快马加鞭。2021年12月,中国教育智库联盟留学教育研究中心(下文简称“学盟”)成立了全国留学教育行业机构规范服务和信用体系建设联盟,目前已有超过300家行业机构加入。学盟执行主任徐清之表示,学盟正在积极建立行业标准。“我们同时建有行业黑名单,已有50-60家机构列入其中,未来会不定期向社会公示名单。”

  总而言之,各方都在释放着同一个信号:家长、学生不要相信任何“走捷径保录取”“低分上名校”之类的谎言。

  如今,已经和“保录取”决裂的周珞终于还是靠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学位证。他按照合法合规的留学渠道重新递交了申请材料,等待一封真正录取通知书的抵达。

  被问到当初为什么选择相信“保录取”时,另一位报名过“保录取”的徐子捷同学留下一句话:“应该是虚荣心吧。”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周珞、徐子捷皆为化名)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站务联系QQ:2938061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