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留学人员回国就业落户可“一网通办”,每年超40万人受益

今天上午教育部今召开第三场金秋新闻发布会,介绍的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为留学生提供服务的新模式。此前留学生回国就业,都要面临办理相关就业落户、学历学位认证、调档等相关手续,需要自己去服务大厅办理,填若干个表,提交若干个

教育部:留学人员回国就业落户可“一网通办”,每年超40万人受益

  今天上午教育部今召开第三场金秋新闻发布会,介绍的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为留学生提供服务的新模式。

  此前留学生回国就业,都要面临办理相关就业落户、学历学位认证、调档等相关手续,需要自己去服务大厅办理,填若干个表,提交若干个材料,有时候跑一趟两趟可能还办不完,耗费的时间也比较长。

  随着近日“互联网+留学服务”平台的上线,这些环节和程序都可以在网上办理了,实现了“一网通办”,真正实现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的具体行动和实际举措。

  会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程家财先生,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留学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推进方便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创业改革的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为在更大范围方便留学人员办事,中心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国外学历学位认证、国家公派留学派出、留学回国就业报到和留学存档等四项留学公共服务事项整合建设“互联网+留学服务”平台,并在国务院办公厅主办的“中国政务服务平台”上,面向广大留学人员提供全程在线、一网通办的服务。

  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国家公派留学派出服务、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留学存档服务和留学回国人员就业落户已全部上线运行。这意味着留学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事项彻底告别了传统窗口服务模式,实现了数字化服务。广大留学人员和用人单位可享受全流程、全天候、全地域的线上服务,全程信息在线跑路,办事如同网购一样方便,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各项业务成为现实。每年将有40万以上留学人员因此受益。

  资料图

  该平台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实现“一网通办”。实现面向全体留学人员的“一次注册,一口受理,在线核验、后台分办”的统一服务模式。

  在传统服务模式下,留学人员回国办理就业落户服务需要先进行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和调档等服务,存在申请人重复注册;材料重复提交;需要多次、反复到现场;留学人员办事周期长、满意度低等问题。通过整合留学服务平台和内外部信息资源,以上问题迎刃而解。

  二是实现身份线上核验。通过对接国家平台的自然人库、国家法人库,实现基于人脸识别的自然人和法人的实人认证。

  三是实现跨部门能力支撑。通过对接国家平台的出入境记录和社保记录信息,极大简化了留学人员提交材料和内外部核验工作,实现全程数字化服务。

  四是实现电子证照信息流通。按照国家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相关规范,我们实现了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报到证明、留学回国人员就业报到证、落户介绍信、人事档案调档通知单等纸质证明材料的电子证照化。以上证明和文件,留学人员不再需要来现场取,或通过邮寄方式收取,直接登录我中心“网上服务大厅”自助打印即可获得,使用证明了有关单位可以进行在线核验,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无纸化办公成为现实。

  五是实现服务规范化、便利化管理。全面公开留学服务事项,依法规范事项程序,实现办事全过程公开、透明,可核查、可监督,推进留学服务制度化和规范化。

  六是实现资源整合、数据共享。通过建立一体化服务平台,促进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提升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能力,推动了面向群众的政务服务事项公开、政务服务数据开放共享,推进了“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

  七是实现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依法加强隐私等信息保护,加强基于国产化商密算法的应用安全,以及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传输安全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八是实现移动办事,便利服务。提供微信入口、移动支付手机APP和微信小程序等更加便利的移动信息服务手段,加速“指尖办事”时代的到来。

  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还将不断优化升级服务系统,比如在认证服务上实现机器人替代部分人工的职能化深度开发应用。我们还将在出国留学人员咨询服务、平安留学和留学回国人员择业“双向选择”“创新创业”等更加宽广的留学服务领域进行“互联网+留学服务”转型,让更多留学人员在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中享受更加便捷的线上服务。

  我们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留学人员服务的宗旨,把党和国家对留学人员的关心爱护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通过我们的服务体现出来,传递到留学人员中去,用优质的服务团结人才,积极引导留学人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程家财(中国教育报记者张劲松/摄)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站务联系QQ:2938061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