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江涛
12月26日,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随迁子女在沪中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基本确定。该方案以《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关于中高考资格获得的相关规定为依据。由于《草案》依然建立在户籍制度上,异地高考方案与之挂钩不可避免地形成高门槛,因此已经在公众中引起了诸多争议。(12月29日大洋网)
教育部要求各地原则上应于2012年底前出台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方案,随着日期的逼近,被认为方案制定难度最大的“北上广”三地的方案,愈加受到期待。上海《草案》虽然最终是否会放宽《居住证》A证申领人员的范围尚不确定,但联想到大城市的家长将积弊当特权已成习惯,人们还是担心上海这一方案会成为变着法的“拼爹游戏”。
异地高考岂能“门中有门”?持A证的来沪务工人员,其子女可在沪参加中考、高考。所谓A证就是国内人才引进类居住证,审核按要素计分制;而C证则是一般居住证,针对普通外来人员;对留学人员,还有人才引进类B证。C证人员随迁子女,只能在沪参加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由此看来,《草案》与现行高考政策并无太大不同,实质上就是以一张居住证来区分随迁子女能否在沪高考,显然是在户籍歧视根基上的“再歧视”。
ABC证搞得人头昏,说白了,异地高考改革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可能沦为画饼充饥。京沪教育资源丰富,且录取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部门的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北京一本录取率超27%,上海超20%,而全国的平均水平大约在8.5%。“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异地高考方案在大城市受阻,四部委派员赴北上广督查异地高考方案,可见异地高考作为教育公平的标志性事件是一场坚冰难破的硬仗,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中很难超脱“我的地盘我做主”,上海草案中的ABC证“文字游戏”,略见一斑。
诚然,如果彻底放开异地高考,北上广都将承受不小的压力,尤其是“高考移民”的趋之若鹜。但不搞“急转弯”并不意味着可以“原地踏步走”。先说《草案》依然是建立在户籍制度上的管理细则,显然是沙滩上建高楼,地基不牢也不平,很难达到公平。其次,ABC证是屁股指挥脑袋。如果换位思考,上海市民的祖辈、父辈都是外来人口,现在发达了,发展红利不能独享,这样再拿政策就会好一些。再者,可以分步推进,逐一击破,也好让本地家长有个心理缓冲期。即在不分户籍允许外来人员子女就地考试的基础上,逐年拿出一部分录取名额与其分享。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户籍制度改革、城市承载能力以及教育资源公平分配都会改变现在的困局,异地高考改革也逐渐向深水区进发,逼近真正意义上的起点公平,契合外来务工者的诉求。而这一期待,需要大城市的当政者现在就行动起来,步步为营“刨地雷”,而不是拿一张居住证说事,换汤不换药。
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