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30日,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拉开大幕。自1958年中国颁布首部户籍管理制度以来,人与土地就世代相连,而随着城镇化和城乡二元对立的凸现,户籍制的弊端也逐渐被诟病。
除了人的地域属性外,户籍更是成为了社会不平等、公共服务不均等的政策渊薮,与利益分配紧密挂钩。
昨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被公众一致叫好的是这次的力度空前。正如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发布会上称,本次改革目标是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相比于过去的历次局部改革,这次是在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全面的规划后,而决定的总体调整和“在全国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
30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先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
上海去年7月1日正式施行《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是全国最早实行居住证积分制度的城市。新政策取消了此前人才居住证和一般居住证的差别,统一实行积分制,并根据不同的积分,为持证者提供梯度化的公共服务。
而在外来人员落户方面,上海则沿用2012年公布的《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及相关细则,即符合持有上海居住证满7年、缴纳社保满7年等要求可申请转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上海目前实行的积分管理制度,剥离一些与户籍绑定的福利,让获得居住证但没获常住户口的外来人员也能享受一些公共服务。比如居住证积分达到标准分值120分的持证人,其同住子女可参加中考,完成高中学业以后,可参加上海高考。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宁越敏称,该政策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打通了积分体系,不再像以前一样强调学历等条件的门槛,使得普通劳动者有享受对应公共服务的可能。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任远表示,与传统的户籍体系相比,居住证积分中的贡献导向思路是正确的。城市所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学历的人才、投资者,还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平凡的劳动者。
回顾上海户籍改革历程,从1958年到1988年,上海收紧了对外来人员的户籍开放度,而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上海城市人口进入负增长,城市对人才需求量增加,户籍指标与企业的投资规模、所在行业等开始关联;1994年,上海试行外来常住人口的蓝印户口政策,以促进投资和房地产行业发展,1998年,蓝印户口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外地购房者放开;2002年,上海停止受理申办“蓝印户口”。
上海的居住证制度始于2002年,分为人才类、普通从业者类、投靠亲友类三种,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户籍发放开始按人才类别、成就、贡献等实行“打分制”。2004年,上海扩大了居住证使用范围,在各类来沪人员中推行,按不同条件分为引进人才、务工经商和投靠亲友就读等三类。2013年7月1日,居住证制度实行上述积分制。
在外来人口落户方面,2009年2月,上海市政府发布《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确定了居住证转户籍的5个申办条件。在前述办法三年试行期结束后,2012年2月上海市政府印发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目前居转户按此执行。
相关
广州落户谨慎放宽不再拼学历和住房
广州的积分从年龄、文化程度和技能、社保、住房、工种、行业、地区、毕业院校、社会服务、表彰奖励、投资纳税11个方面进行,积分越高入户机会越大。
深圳农民工落户:学历成最大限制
新政策中取消了“高中学历”层次积分,尽管深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称此举旨在鼓励人才向高技能、专业型发展,但是有网友认为,高中以下学历农民工就更没办法凑够积分,学历成为农民工入户的最大限制。
农民市民化财政成本:平均每人13万元
农民也越来越看重附着在户籍上的福利,比如宅基地财产权、土地承包权、林地承包权等,很多农民进入城市时并不愿意放弃农村户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