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城乡协同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关键的关键是如何实现新型农民经营主体的确立。但长期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土地制度固化了人财物的流动,人才流动单向,城市里的人才、资金和技术无法有效进入乡村。笔者认为,在鼓励农民放下锄头进城打工落户的同时,也要鼓励适合的城里人带上细软上山下乡当农民。可以探索施行“积分落户农村”新模式,解决这个关键问题。
202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2.5亿人,广大农村正迎来城市人“有为养老、田园农务”的时代,尤其是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群和国家级战略经济带聚集区的乡村,可以以点带面先行先试,为“高官、高管和高知”等走出一条“城市人积分落户农村”城乡协同人才下乡的人力资源流动新模式。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支点,依托京津冀协同平台,尝试首创城市积分落户农村改革新路子,完全可以大胆在北京先行先试该模式,为上海、广东、深圳特大城市起到先行示范引领,并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协调发展探索一条城乡协同发展户籍改革的新路径。
中国古代政府官员退休制度对当今颇有借鉴价值。“文官告老还乡,武将解甲归田”,是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清时期官吏遵循的惯例,基本都是安排“告老还故乡”,体现光宗耀祖和衣锦还乡的心愿,也是为了便于回故乡和宗族亲近适应融合。“告老还乡”制度对于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繁荣教育、推动创新有重要的积极价值。现代的“告老”践行者,毛致用、杨善洲等“还乡”成功的案例也是有力的证明。
当前,农民落户城镇户口积极性不足,城里人想到农村去养老式、投资式、务农式创业也是难上加难。由于土地制度和行政制度存在鸿沟和障碍,城镇户口想变为农村户口那是万万不可能。一方面农民不愿意进城落户,一方面城里人又蜂拥想至乡下,如何实现合适城市人群所需、所愿、所成,设定积分标准,做好试点方案,总结经验有待铺开。
“告老还张”或“壮年还乡”,可还“故乡”,也可以选择“他乡”。
可申请积分人群必须是城镇户口中资源丰富型、公益慈善型、爱乡爱土型、技术应用型、资金富集型、农村急需型群体。对农村急需的各类高端人才提出清晰硬性积分指标,如相关农技领域工程技术人员、有实力的企业家,及当地急需的人才。同时,明确限制性、约束性、强制性和量化性权利义务指标,以及年度绩效考核退出性指标。合格者,将获得政府颁发的“农村人绿卡”,与本村农民享有同样宅基地交易、土地承包权和流转经营的权利,正式成为一名真正的“村民”。
积分落户农村新模式,就是要在不大变动现有土地制度模式的前提下,寻求系统解决农村“三农”症结问题。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乡村治理的关键在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新农人的现代化。开通有效疏导城市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有序进入农村,让部分城市的合适人群人、财、物、身和心都留在土地上,最终实现城乡之间各类资源自由流动,城乡差别缩到最小,城乡文明交融互鉴相得益彰。通过城乡协同乡村振兴之路,最终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作者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所长、北京新闻文化研究所所长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