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毕业之后还有多少道路可以选择?

【编者按】毕业了,也意味着新的开始,以往的毕业季我们的视角主要聚焦在同学们的毕业展上面,这次,我们将关注点转移到毕业之后同学们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上,看看同学们可以选择的路或者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是什么,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

艺术生毕业之后还有多少道路可以选择?

  

【编者按】毕业了,也意味着新的开始,以往的毕业季我们的视角主要聚焦在同学们的毕业展上面,这次,我们将关注点转移到毕业之后同学们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上,看看同学们可以选择的路或者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是什么,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众多艺术院校的同学们,他们的选择:考研、创业、参军、支教、出国留学……或许可以为艺术院校同学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份参考。

  

考研依然是最多的选择

  

在采访中,当问及未来的规划时,考研或者考博继续学业深造几乎是大部分同学的选择,比如我们采访的西安美术学院20位同学中,有13位选择了考研或者考博,有四位同学选择了找工作,而教师职业也是同学们选择比较高的职业。

  

比如来自版画系的同学焦春燕,她就选择了继续考研,以后的工作方向上,她想从事绘画、宣传方面的,她理想中的未来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作品,也有自己理想的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更多技能。

  

  

  

  

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展现场

  

来自公共艺术系的同学牛艳寒考研已经上岸,公共艺术身为“新兴”专业,她想学好以后为家乡出一份力。

  

此外,像公共艺术系同学张浩,中国画学院同学吴笑天,建筑环境艺术系同学王一丹,设计艺术学院同学张思淼,设计艺术学院同学关凯泯,设计艺术学院同学赵冰冰,美术史论系同学蒋雪怡,美术史论系同学王柏溶,美术史论系同学赵欢等等也都选择了考研。

  

建筑环境艺术系同学乐奕则选择了出国留学,目前已经拿到学校的左边offer右边,准备9月份前往英国,油画系同学刘林以及聂凡凡则选择考博,他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都希望从事教育工作。

  

  

  

  

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展现场

  

而版画系同学孙雪亮已经找了工作,接下来打算一边工作,一边艺术创作,自主的将未完成的想法实践下去;设计学院的同学吴杰自己比较喜欢车辆研究,所以他选择从事汽车内外饰设计等方向,之前在陕西建工机施集团有过短暂一个月实习,在他看来今年工作不在于难找而在于找到与自己适合的工作,这是大多数毕业生不愿意就业的很大方面,目前他签约了比亚迪的汽车内饰研究。建筑环境艺术同学吴浩田也同样找了工作,主要从事设计管理方面的工作。

  

中国画学院同学陈铠坊考虑过以专业相关的教育工作为主要工作方向。他做过一些实习,“工作说实话确实不好找,但是还是要坚持找,多选择,多尝试,再来点运气也许能行。研究生毕业。度过最后一个暑假,然后开始上班。”

  

同样来自中国画学院的同学张婉莹、曹婷婷,也都想要从事教师的工作,无疑教师已经成为艺术院校同学们找工作的主要方向。

  

支教、当兵、创业、基层工作、出国留学......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壁画专业毕业生陆雨看来,受疫情的影响,今年的?作竞争?很激烈。?前她已确定了?作,选调去基层。陆雨觉得纸上得来终觉浅,想探进社会看看,看看自己热衷关注的社会现象。等她看过、听过、感受过,将带着更深维度的思考投?创作。

  

  

展览现场

  

“我觉得?者并?冲突,?实事去解决问题和艺术家通过作品唤醒、警示?们仅存在?式上的不同?已。”陆雨说。

  

  

《陆雨》

  

  

《》局部

  

  

《》局部

  

  

展览现场

  

同样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胡忆澜同学,选择考研,虽然学习的是漆艺,未来她可能转从事插画科普方向。

  

  

  

  

胡忆澜毕业创作《彩云之上》

  

于非同学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她学习的是设计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在准备去英国及美国的电影制作方向的作品集,于非理想的未来是希望将来生活的环境并不像大家所担心的那样险恶吧,希望更多的人来维护艺术生态中的公平与标准,希望更多的人保持清醒,远离媚俗,保持真诚。毕竟艺术是一条难走的路,希望大家能凝聚起来抱团取暖。

  

  

于非毕业作品《宀》

  

  

于非毕业作品《宀》

  

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薛茗月同学打算延期一年,2022秋季去美国的sva学习fashionphotography,能不能去美国具体看疫情状况。

  

叶沛宏同学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的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他的毕业就业意向是中央机关国家公务员。从附中到研究生,十年美院路。在本科四年影视专业学习中,制作电影短片在电影节为母校争光;在硕士三年的研创深造中,参加多场国际电影节展映,研究学习电影理论,积极投身研究生会学生干部工作。见证了母校的壮大与发展,沧海桑田、波澜壮阔。

  

  

  

  

薛茗月毕业作品《降落》

  

泰索是一名博士留学生,他就读的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国际教育学院,学习的是雕塑专业,他也是刚果民主共和国金沙萨美术学院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雕塑博士,未来回国有可能接替金沙萨美术学院院长的职位。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子豪自己创业,设计艺术学院本科生廖雨璐选择前往云南景东支教,设计艺术学院本科生唐雨田将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攻读研究生,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本科生李澄昊从小立志献身国防,希望能到军营接受锻炼。

  

勇敢接受毕业后的每一份不确定

  

其实,从同学们的选择可以看出,人生是可以很精彩的,不是学了艺术就一定要做艺术家,有很多实现理想的途径,而艺术院校的学习经历,是一生都挥之不去的宝贵经验。

  

就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同学范晓辰讲到的:“当初选择雕塑专业是源自自己的兴趣。在这几年的学习中我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收获,大学除了让我们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自我展示的平台,因此我也非常庆幸能进入这样一流的大学,接触这么多一流的老师、艺术家和优秀的同学。现在的艺术各专业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多数情况下我们仅通过作品已经很难判断作者来自哪个专业,因此现在的艺术创作可能需要的更多的是综合组织、构建各方面材料、技术、想法的能力。而不同专业有区别其他专业的基础技能和知识的训练,除了对技能和知识本身的掌握,同时也是以不同的方式对这种组织和构建等综合能力的训练。”

  

  

范晓辰毕业作品《浸月》

  

  

范晓辰毕业作品《忆往昔之三》

  

  

范晓辰毕业作品《忆往昔之四》

  

“希望自己可以勇敢的接受毕业以后的每一份不确定。”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同学于非说。

  

设计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外人看来是一个很“火”的专业,但在于非看来,这是一个很累的专业,学习影像制作的过程非常漫长也非常复杂,因为影像的制作其实是一个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工作。它不像别的专业可以艺术家自己独自完成很多内容,这个专业内更多的是要求你具备对于作品各个方面的品质的把控力,十足的扛压能力,以及非常强的团队领导力。当然从这个专业内进行足够多的“折磨”之后,面对毕业创作也能多了几分淡定。

  

四年学习,于非最大的收获是开始迈上了一条寻找自我的路吧,学习艺术的过程令她意识到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个体的每一份新鲜的感知都是值得呵护的,我们不能也不应该麻木的对待自己和他人。正是这样的思维令她随时都能用更新鲜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知识有限,但这份认知值得自己受用一生。

  

  

于非毕业作品《宀》现场

  

  

于非毕业作品《宀》现场

  

未来最理想的状态,于非讲是可以用一部分的时间去做可以维持生活的工作,同时能有充分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创作,两者能结合就更好啦。当然大部分艺术工作者都是自由职业,需要我们对不确定性有很强的心理建设,所以希望自己可以勇敢的接受毕业以后的每一份不确定。

  

【结语】毕业了,未来的选择每一步都很重要,不管是工作还是继续学业,好在同学们对于未来都有自己的理解,对于将要面对的现状也有清晰的认识,不管如何选择,都希望同学们此去前程似锦,归来依然如故。

  

来源:雅昌艺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站务联系QQ:2938061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