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是我国顶尖学府,莘莘学子做梦都想考上,能进入清华大学,意味着一只脚迈进了大企业,将来过上好生活。
家长也将孩子考上清华,视为光宗耀祖的表现,经常能听见家长说,“好好读书,将来考清华”,如果别人家孩子考上了,那可够学生受的,做梦都能听见这句话,正因如此,清华毕业生的去向备受关注。
清华大学发布的关于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信息显示,选择进入体制内的考生,增长幅度很大,选择党政机关毕业生人数占比达到了15.8%、事业单位30.3%、国有企业23.8%,仅这三大主要单位总人数就达到了69.9%。
这组数据说明,近7成清华毕业生考编上岸,难道说宇宙的尽头是考编?果然编制是“香饽饽”,大学生抢破头都要进,奈何清华毕业生更占优势。
有人说出其中原因,可谓是“一针见血”,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将有更多名校毕业生选择进体制内,普通本科生也会考编制,就业形势本就严峻,都先要考编上岸,考试难度,筛选制度也许会更加严格。
另有一种情况,清华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城市,竟然不是北京,选择上海的毕业生人数占到了22.6%,位列第一,广东第二是18.3%,北京仅位列第三是16.1%。
不得不说,在城市“抢人大战”中,上海算是做得很好,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想要落户上海,较比其他高校要容易,甚至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直接落户。
对于名校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事业有成,有房有车”,苦学多年的结果,也不过如此,普通本科生也想试一试。
现实是无比的残酷,绝大部分本科生沦为“炮灰”,体制内的岗位,基本都是一个个萝卜一个个坑,换句话说,这个岗位的人退休了,位置空缺才会招聘,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退休年龄将要延迟,体制内岗位可能减少,报考人数猛增,竞争相当激烈。
上海作为经济发展快速的城市,国际交流频繁,就业机会很多,人脉资源丰富,即使不能上岸编制,还能找到工作,又有诱人的落户政策,这些原因现实且扎心。
清华毕业生基本都是人中龙凤,通过严格的高考筛选出来的,学习高深的理论知识,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毕业没有选择科技领域岗位,而是选择相对安稳的编制,引来不小的争议。
我国科技领域仍需大量精尖人才,填补技术上的空缺,让国家发展得更强大,名校肩负培养顶尖人才的任务,倾注了大量的资源。
很多人知道,清华毕业生出国留学人数占多数,如今,出国留学不是良策,又纷纷转向体制内就业,又涌进一线城市,这难道不是让资源分布更不均衡,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大学生之间也乎陷入“恶性竞争”。
大学生们宁愿不停地学习,然后报考编制,不去社会应聘,对于其他企业发展也不利,也会给家庭增添经济负担。
名校的就业“方向”改变后,势必会影响全国一大批大学生就业的方向,工厂“招工荒”可能会更严重,这不是一件好事。
话又说回来,没有哪条规定要求清华毕业生,必须要参与科技研究,能够享受到名校资源,也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想要去哪里找工作,在什么城市生活,都是个人的选择。
如果清华毕业生能够选择科技领域,是再好不过,想要过安稳体面的生活,也无可厚非,人各有志,大家看待此事要理智。
科技领域需要的人才,开始走向普通高校,华为作为知名大企业,别看不是体制内,却也是相当优秀的企业,在电子科技方面,世界上都有名。
挑选人才方面,选择毒辣,此次又在湖北又与3所高校合作,这3所大学就都不是名校,反而是看上去普通的“双非”大学。
因此,不要觉得只有名校毕业生才能胜任科技领域工作,普通本科高校依旧有优秀的人才,学校整体实力强悍,能不能在科技方面做出贡献,主要在于学生本人,志不在此,即使进入科技领域,也是难以有成绩。
多数清华毕业生选择进体制内,说明体制内工作还是很“香”的,但是,适合自己的才应该是最好的,大学生也想考编制,还需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
今日话题:近7成清华毕业生选择进体制内,还青睐上海,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知识红人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