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季
又是一年毕业季,19级的研究生同学们也迎来了他们的毕业时刻。有这样一部分同学,他们保持科研初心,矢志拼搏奋斗,坚定选择了继续求学,攻读博士学位。择师而从,执善而守,积流成海,积土为山。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承担起科研创新的重任,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本期邀请了即将奔赴国内外各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升学考博初心。
1
陈永青
理学院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
硕士导师:于洋老师
录取学校:
上海大学有机化学专业
自从19年在上海大学读研以来,在于洋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开始了我的科研之路,在科研过程中逐渐习惯了实验室的生活,从而有了读博的想法。其次,有机化学硕士与博士毕业生的工作待遇有很大的差距,身边也有很多硕士毕业工作几年后的师兄又回来读博的现象。而且,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趁自己年轻攻读博士学位,以后能有更多的选择。最后,希望自己在未来几年能在科研工作中有所成就,也祝学弟学妹们学业顺利,心想事成。
2
董喆
理学院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
硕士导师:王晓红老师
录取学校:
日本东北大学
应用化学系生物质转化催化剂方向
在读研初期,我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是继续深造读博。三年以前能够加入NEST课题组是我的幸运,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触摸到了科研的门槛,激发了自身对科研的兴趣。同时,能够成功申请上博士也离不开导师王晓红老师对我的推荐以及课题组组长徐甲强教授对我的大力支持。希望在接下来的读博过程中,我能够保持对科研的热情,继续努力工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3
李迪
理学院物理系光学专业
硕士导师:马国宏老师
录取学校: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硕士三年不易,在科研大方向上举步不定时,感谢我的导师马国宏教授的循循善诱;在课题实验细节方向上犹豫不决时,感谢张文杰师兄、索鹏师兄及同门伸以援手,让我的硕士学业得以顺利结束。受到课题组严谨认真、务实进取的熏陶,怀揣着对真理的向往,促使我选择读博深入探究,我将跛行千里,锲而不舍,不忘初心!希望师弟师妹们也有坚定的方向,并持之以恒!最后祝理学院所有师生前程似锦!
4
金一辰
理学院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
硕士导师:YuriyDedkov老师
录取学校:
柏林洪堡大学高分子物理
科研是一条痛苦的道路,偶尔伴随着收获。遥想三年前,刚刚踏入上海大学并选择了凝聚态物理专业,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然而短短几周就为课业和实验室忙得焦头烂额,刚调整节奏适应了压力后一场疫情袭来,将刚刚步入正轨的实验室进度无限期拖延,随后又面临设备故障以及封校等问题。科研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是不断面临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
幸运的是,在我的两位导师YuriyDedkov教授和ElenaVoloshina教授的悉心指导下,硕士期间得以掌握了所需要的实验技能,培养了科研素养,更重要的是让我产生了科研的热情与目标。在日常实验与组会讨论中,两位导师以身作则不断教育我,要遵循物理规律,不要盲目相信所谓“权威”论文的结果,不能投机取巧,要时时刻刻保持严谨的态度。在申请博士期间,他们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帮助,为我寻找合适的院校和导师、不断督促我的申请进度、还亲自撰写了给我的推荐信。我最终能够申请到心仪的学校,一定离不开导师的全力支持,感谢每一个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
5
李尚钊
理学院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
硕士导师:许斌老师
录取学校:
香港科技大学有机合成方向
对读博和科研的追求,是我自始至终的梦想。产生一个想法,尝试一个实验,总结一次失败,再回过头品味自己在此过程中的成长和精进,便有了走得更远的勇气和能力——科研生活的挑战和拼搏,就是这样充满魅力。感谢上海大学的培养,感谢恩师们的教诲。想到自己的每一分思考和工作都在为科学的进步贡献一份动力,总会庆幸自己还有坚持下去的决心,即使没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也会欣慰于科学事业奔腾前进的洪流中,有我曾经来过。
THE
END
来源|理学院研究生新媒体中心
编辑|周佳薇
审核|姚颖冲周桥
上海大学理学院研究生
微信:shu_science_yjs
长按左边二维码右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