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美国正式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该法案不仅为美国芯片的研发和产能提高提供520多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还明确了对中国芯片发展采取“卡脖子”政策。然而,在芯片争夺战日渐激烈的当下,比卡脖子更可怕的是中国高尖新人才的流失严重。
据统计,清北留学生中80%的人选择留在国外发展;全球TOP10材料学家中,前6名都是华人华裔。面对卡脖子和人才流失,国家终于忍不住出手了!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当前行业现状?
一、人才流失严重
“比在这里开会更有意义上的是,让在硅谷为老美效力的2万清华人回来!”清华、北大等国内顶尖高校开会商讨如何培养高尖新人才会议时,网友这样呐喊。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和党委书记金灿荣教授,早在2015年就曾经说到:“从1978年到2015年,有将近2万名清华留学生留在硅谷工作。中国科学研究和科学发展,需要高端技术人才回归。”
但令人难过的是,金灿荣教授的忠告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激烈反响,近年来中国的人才流失依旧非常严重。根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留学毕业生中,72%的人都选择留在美国或其他国家发展,而这个数据每年都在上涨。
前段时间,中央人才工作小组在接受人民日报的采访中透露:中国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出国留学生中,有87%的人滞留他国。2021年,中国是人才流失世界排名第一的国家。
其中清北留学毕业生中,归国率只有19%,滞留率达到81%。要知道清华、北大是中国最高学府,每年吸纳的学生可以说是中国最顶尖的一部分青少年和青年。再加上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科研投资等,清北算得上中国高尖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可被留学一击溃败。
2021年,人社部发布的全国TOP100短缺人才行业中,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芯片技术研发岗位稳居榜首,人才市场缺口巨大。2022年上半年报告中,芯片行业人才缺口超过20万人次。在光刻机、抛光机、离子注入机等领域,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芯片市场人才缺口如此巨大,芯片等高尖新领域的发展短板是因为什么?是中国人笨?是中国没有钱?是中国没有资源吗?都不是!上文提到,华人华裔科学家包揽全球TOP5的材料学家。可惜的是这些都是已经移民或改换国籍的华人华裔科学家,而非中国科学家。
除却世界级顶尖科学家,其他小有成就的高尖新技术人才也大多选择出国或留在他国发展。美国对中国人才市场“釜底抽薪”的策略,造成中国芯片行业巨大的人才缺口。长此以往,不仅中国芯片,其他科技的发展也必将受限。
面对美国卡脖子政策和人才流失,清北联合各大高校和知名企业商议成立芯片学院。这样可以专项人才专项培养定向输出,减少部分学校面的人才流失。同时,国家也出手减少学校和社会面人才流失,主要有哪些措施呢?
二、国家制衡
第一,支持设立专业大学和校企联合模式,并予以补贴。非纯学术高尖新技术型人才没有学术和科研追求,可以通过专业大学和专岗专职的定向培养,成为行业人才。毕业生不仅没有求职烦恼,还能提高专业就业率。比如南京集成电路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华为少年班等。
第二,提高高校科研经费改善国内科研环境。从媒体报道中不难看出,很多尖端人才不愿回国或选择出国的原因,都是国内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比不上美国等西方国家,学术限制和学术不端成为中国科学发展的绊脚石。
第三,提高我国尖端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的同时,招揽别国优秀人才补充市场。降低中国与美国的薪资、福利、科研支持等方面的差距,才能从实际留下吸收人才。
以上,就是国家为减少人才流失采取的相关措施。能否改变现状还要看这些措施是否能准确落实到位,拭目以待吧!
结语
对于学校、企业和国家的“高薪挽留”,一部分人认为:留学生和科学家的去留,全靠爱国心和自觉心,提高思想觉悟比任何利益诱惑更重要。但这种想法也被部分网友批判太唯心,无视客观规律,你们怎么看?中国人才和未来科技的出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