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争夺优秀人才,各地纷纷制定相应人才政策,开始了“抢人大战”。有的城市通过加强促进人才推介会、招聘会等形式引进人才,有的城市通过落户的形式吸引人才,有的城市给予买房政策倾斜,有的城市直接给补贴......为了优化城市人才结构,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各个城市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近日,上海出台了一项吸引人才的政策,清华北大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就可以直接落户上海,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8月3日,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定并发布了《2018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在办法中明确提出,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可直接落户的绿色通道政策。2018年符合该政策的申请,受理时间延至2018年12月31日。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项政策刚一出台,就引起人们的热议。直接在引进人才政策中明确向清华、北大两所高校进行倾斜,这种情况极为少见。
一位教育界的专家表示:“诚然,清华、北大作为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予以政策倾斜也有所依据。但是一个地方的人才政策,直接指定向某高校倾斜,就不太恰当了。这意味着官方将本科毕业生分三六九等,过分强调清华北大本科毕业生的身份,对其他高校尤其是其他一些顶尖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而言并不公平。如果一定要强调国内高水平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以国家颁布的“985”、“211”、“双一流”等为条件,也比直接在政策中明确向清华、北大倾斜更为合适。”
一位从事人力资源的专业人士表示:“对于企业单位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人才的真正水平,包括他的教育经历、他的获奖表现以及他的工作经验。如果仅从教育经历的角度出发,忽视了其他维度,那么人才的认定就相对不够客观。上海的人才政策也是一样,应该从多维度出综合研判。”
但也有人并不赞同,一位政策研究方面的专家表示:“一个城市的人才政策,是从本城市的角度出发,针对于本城市的人才结构、人才需求、职业匹配所制定的吸引人才的手段。人才政策公平与否,立足点必须是该城市,而不是扩大到整个国家。上海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对人才的需求也比其他城市更高。当其他城市瞄准了本科毕业生,甚至“985”、“211”、“双一流”等高校毕业生时,上海的定位则更高,直接针对我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进行政策倾斜,这种做法无可厚非。”
对于上海的人才政策公平与否,仍然存在一定争议。但我们应该看到,各地纷纷制定了人才引进政策,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知识的价值。近年来,“学而优”的价值观屡受“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侵扰,“读书无用论”的说法甚嚣尘上,极大影响了学习和教育的发展。但现在各地的人才政策中,将教育经历作为人才认定的一项重要维度,在某些程度上,也是对正确价值观的保护。所谓的人才不一定必须有着丰富的教育经历,但有丰富教育经历的人成为人才的几率却一定比较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