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上海户口,很了不起吗?
当不断有人开始和我讲上海,落户,房子,后代的时候,突然有种在冬天的大人面前吃冰淇淋的感觉,格格不入,极度不成熟。
我觉得我能明白他们在说什么,可我觉得我不想听这些。
这可能是种本能的抬杠与叛逆心理,青春期没挖掘完毕,遂在随后的日子里不断挥发。就像当初似乎所有人都在迷周杰伦的时候,为了彰显不同,为了让周杰伦不那么骄傲,也为了其他歌手有人喜欢,我选择了“不喜欢啊,为什么要喜欢。我喜欢酒干倘卖无。”
进出JosephineButler学院的路
所以我真的很奇怪:“为什么一定要去上海?”
“这是为了后代呀!以后小孩子的教育起点就不一样了的呀。”
对话进行得理所当然,然后突然陷入沉默,对方的眼神中透露着些许“无可救药与惋惜”。
认为我“无可救药”,大抵是因为这些显而易见的道理,我却不愿听从,甚至还不懂得其重要性,关于户口、房子、后代,乃至于问出“上海户口很好吗?”这种似乎很愚蠢的问题。
替我“惋惜”,大抵是觉得我白白浪费了留学生这个身份带来的一点点优势,在落户上海这方面。毕竟,单看上海的留学生落户政策,门槛其实不高,主要就是在学历这块,然后就是第一份有社保的工作以及一定的薪资水平要求,而且这个政策到2020年12月31号为止,以后恐怕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我还一声不吭地先跑去二线城市,开始第一份交社保的工作,真的有点拎不清。
StJohn's学院大门——开学典礼后的拍拍拍
第一份工作,持续了半年,然后回家开启gapyear。于是见到我的人更多了,夹杂着惋惜、反对、好奇的声音也更多了。他们用各种口吻询问“怎么不去上海呢?”“上海蛮好的呀,你们留学生要落户也方便的。”
问得多了,就开始产生夹杂着烦躁、不安、排斥与反叛的情绪。倒是不后悔,因为上海再好,也不是我心中的白月光,我清楚自己更喜欢、更适合的节奏是什么,至少不是上海,所以我不后悔放弃“落户上海”的尝试。
可是这种复杂的情绪,让我不得不面对潜意识里的畏难与逃避心理。是的,我没自己想的那么“刚”,“上海不适合我”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不够优秀。如果我选择试着去立足上海,可能就要面临“自己没有利用好本科、研究生的时间,更好地提升自己,真正成为一个人才”这样的自我否定,就像在梦中赏镜花水月,猛的被人吓醒,梦灭了,连带着月亮也碎了。
会如此,是因为我终究是愧对留学时光的。没有好好地拿一个印着DISDINCTION的毕业证书回来,也就没有那份自信是强调它,未来想要前进的方向也开始混沌起来,乃至于此刻,似乎也开始自我圈养于舒适区。
下雪的一月
所以,该怎么办呢?
说到底,这件事和“落户上海”根本没什么关系。“上海户口”只是一个选择,有人在意有人随意,我尊重并理解大人对它的看中,也明白自己对它的不以为然,可能我就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可能我就是憧憬“诗和远方”,可,这是我的自由,大人也没办法让我不撞南墙就回头。
真正有关系的,是我对自身能力的担忧。真正进入社会了,才开始反省自己十几年的学习,到底获得了怎样的反馈,这样的问题让我极为心慌。稍微庆幸一点的,大概就是现在,也没有裹足不前。
我不知未来,但我还在努力。
这就是我所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回应大人的底气吧。
窗外。
图文|空想的旁者
【空想的旁者】95后的伪文青,总觉得自己的使命是做一个“体验百态人生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