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眼下进入春季招聘季,当很多同学还在为找工作发愁时,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付彦已接到来自山东、浙江、江苏4家企业抛来的“橄榄枝”。是去离老家河南更近的北方,还是留在南方“闯”?在对比城市发展水平和产业潜力之后,他最终与常州一家通信公司签订了意向书。
付彦的决定,也是越来越多江苏高校毕业生的选择。记者近日从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获悉,我省202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为60.1万人,登记就业地区的毕业生共计45.8万人,其中江苏省有33.8万人,占73.75%。2019年以来,留苏毕业生比例一路上扬。
去年我省留住33.8万高校毕业生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临床专业2021届毕业生严敏,如今就职于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外科,疫情防控工作之外跟着带教医生看门诊。“我虽然是安徽人,但是父母都在无锡工作,加上求职期间省内招聘信息更多,我还是比较坚定要留下来。”实地考察了省内多家医院后,她选择无锡作为就业的“第一站”。仅在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88%以上的2021届毕业生选择留在江苏。
2019年以来我省高校毕业生留苏比例一路上扬,画出了一条漂亮的上升曲线。与此同时,更具风向标意义的名校毕业生留苏人数也呈逐年递增态势。以南京大学为例,2021届毕业生共8861人,留在江苏的有3029人,占比49.57%,2020届的这一比例为45.45%,其中,1999人留在南京。
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分析发现,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依旧保持一些原有特点,比如省内及国内一线城市依然是就业首选地,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仍然是求职热门。一些新变化也引人注目,比如,随着就业竞争加剧,不少学生倾向于通过提升学历和学校层次增加就业砝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眼光投向了灵活就业这一渠道,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率从2019年的2.9%提升至2021年的8.67%。
另据统计,留在江苏的毕业生中,到苏南就业占63.90%,约21.6万人;苏中就业15.68%,约5.3万人;苏北就业20.42%,约6.9万人。“截至去年年底,南京已吸纳2021届毕业生12万余人,苏州11万余人。”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胡建平介绍,留苏就业的毕业生中,南京有约7.98万人,苏州有6.58万人,第3位的无锡有3.39万人,紧随其后的南通、常州都在2万多人。
2021年从南京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毕业时,汪芸有着清晰的就业目标,“城市对我来说是第一位,我想留在有认同感、归属感的地方;行业则是第二位,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薪资是第三位,毕竟要养活自己。”求职期间,她把就业目标锁定在最喜爱的南京,最终选择在南京一家做智能家居的公司做新媒体。
“在我们的调研中,薪资待遇已经不是大多数毕业生的首要关注,他们更关注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平台。”在胡建平看来,城市引才人数多寡不均的背后,既有城市产业结构分布的客观原因,也与学生就业心态有关。“年轻人在选择城市时,也更加注重城市的综合表现,比如交通位置、生态环境、政策制度、城市文化等,这些都影响着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流动背后是城市的竞争
去年7月,24岁的秦瀚文从东南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入职盐城市国投集团。“其实当时已经拿到上海市选调生复试资格,还收到南京一家企业的录取通知书,经过综合考虑,盐城国投集团的岗位与我的职业规划最为契合,这是我特别看重的。”
除了25万元的优渥年薪,秦瀚文还列举了一系列留在盐城的福利:每月2000元生活补贴,1500元租房补贴,5年内在盐城购房的话,还将一次性获得一笔20万元的购房补贴……“身边不少和我一样选择到盐城就业的毕业生都感慨,在这个城市工作有盼头,生活有甜头,比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要高。”秦瀚文说。
毕业生用脚“投票”,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经过四载甚至更久的朝夕相处,学生与大学所在城市之间的黏度很高。如何用好“近水楼台”招引优势?越来越多的城市高调加入到“留人”的队列中。
去年“抢人”大战中,盐城表现颇为亮眼:引进南京大学、东南大学2所高校毕业生均超过100人,分别位于2021年南大、东大毕业生省内就业分布地区排名第三、第四位,在全国也分别处于第七位和第六位,均创历史新高。
“其实从城市发展能级和高校等资源来看,盐城的人才竞争优势不够充分,因此在制定政策的前期,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走访,反复对比,最终拿出的‘黄海明珠’人才计划无论从覆盖面还是力度上来讲,在长三角中心区都颇具含金量。”盐城市委组织部人才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根据这项人才计划的具体部署,从去年开始,盐城启动实施“优秀毕业生汇盐”“万千学子聚盐”行动和“驻盐高校留盐”行动,最高给出40万元的购房补贴、3000元每月的生活补贴、1500元每月的租房补贴。
记者采访发现,大多数毕业生在选择就业首站的过程中,不再仅仅看重户籍、薪酬等传统衡量标准,而是更多考虑在这座城市有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和“成长空间”。
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张泽霖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光学工程2021届博士。求职期间,他曾收到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珠海等地递出的“橄榄枝”,最终他选择了在全球光纤通信领域排名靠前的中天科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南通在光电显示器、光制造(检测)领域均具备较好基础和广阔发展前景,产业集群活跃,城市宜居宜业。”张泽霖认为,南通就是他心中的NO.1。
在这道“双项选择题”中,城市的思路也在向“供需对路”转变。
去年南通出台人才新政3.0版,建立从大专到博士后的综合补贴(生活津贴)体系,去年以来,市区共计补贴1.3万人次,补贴金额达1.2亿元。南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封春晴列了一组数据:去年,南通全市共吸纳新增参保高校毕业生人,其中研究生1973人、本科生人、专科生人。“普通本科生和专科生占到来通就业毕业生的95%,因此,拿出覆盖面更广的普惠性政策很有必要,也能为南通城市发展吸引方方面面的人才,特别是为制造业发展补充年轻血液。”封春晴说。
让城市和人才互相成就
今年,江苏高校毕业生预计突破66万人。眼下进入春招季,一场“抢人”大战在不少城市悄然打响——
近日,2022年南通市“智汇春天云聘天下”百日百校联合招聘行动正式启动,将集中百日时间,面向全国200余所重点高校开展网络招聘活动。南通今年预计将组织不少于2000家用人单位赴市外100所高等(职)院校举办现场招聘活动,提供各类毕业生就业岗位不少于20万个。
3月2日,常州发布新一轮《常州市“龙城青年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计划在三年内扶持大学生创业6000人以上,创业带动就业1.8万人以上,征集大学生创业项目450个以上,资助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300个以上。
给钱、给房子、给户口……记者梳理发现,在当前激烈的引才竞争中,优惠政策已经成为聚才的基本面。在省社科联科研中心研究员徐军海看来,仅凭“近水楼台”还不够,政策优惠也只是一时之举,而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才是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长久之计。他认为,靠政策更靠服务,比真金更比真心,要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服务环境,就要在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上多动脑筋,要舍得用资源、花精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和创业过程中的堵点难题,不断提高获得感归属感,真正变“凤凰牌”为“永久牌”。
2016年从南京某高校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时,杨彬的就业选择优先排序是薪资待遇>城市>专业对口,于是,当同时拿到上海、南京、西安等几个城市的企业左边offer右边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提供最高薪资的上海。但是3年后,较高的生活成本和看不到希望的晋升渠道,让渐感疲惫的他选择回到南京某研究所工作。“择一城,终一生,工作快6年了,我会把城市变为第一位,希望能在这座城市踏实做事、安心生活。”
在新一轮的人才布局里能够清晰发现,江苏多个城市正把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来抓,拉开了新一轮较量。
“突出青年友好,打响城市品牌,常州正大力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实施立体化、全景式的‘青年留常’计划。”常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季培东说,“十四五”期间,常州将引进超10万名大学生,建设人才公寓10万套、创客空间1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3年免费入住,青年驿站3个月免租,为年轻人来常州创新创业打造一个温暖的家。
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正是进步的动力。面对朝夕相处了4年、甚至更久的熟悉的城市,是走,还是留?也是摆在每个大学生面前的必答题。
2019年从东南大学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的李晓江对就业引导比较看重。相较于男朋友找工作的“一步到位”,李晓江的工作经历有些曲折——第一份工作是快消行业,第二份转做互联网运营,第三份是在线成人教育,目前在一家跨境电商公司做快时尚服饰。“如果能重来,我会用好应届生身份,直奔最喜欢的互联网行业,而不是在不断试错中校正方向。”李晓江注意到,文科生的选择多样,也意味着更容易把握不准方向,“如果在择业前能更清晰地规划职业,大学生们会少走不少弯路。”
□本报记者杨频萍林元沁蒋明睿顾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