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比狄更斯笔下《双城记》里的伦敦和巴黎,上演了东成西就般的浮世绘传奇;北京和上海,北帝南魔,一起撑起中国的大脑和心脏,成为中国都市的TOP2,就像问题中的TOP2——清华和北大一样。
只是,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清华和北大的毕业生们,似乎对于上海的魔力,视若未见,熟视无睹,令上海尴尬,令我们好奇:为什么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就不拿上海当盘菜呢?
第一、数据很扎心,清华北大生就是不爱来上海。
作为中国高校的东成西就,在圆明园遗址上诞生的清华北大,是中国高校的双子星。从人才争夺战来说,这两个高校的毕业生,是最抢手的,基本在校招阶段,就已经被鲸吞蚕食殆尽,只是在数据的对比中,上海抢来这些精英种子的数量,意外低到尴尬的程度。
以2017年两大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清华仅有4.1%的本科毕业生南下上海,同期毕业生中,广东占到35.4%,浙江占近8%;留到北京占到一半。再看北大,选择上海工作的毕业生仅占2.77%,共67人,留在北京的有1000名,占到40%。
第二、难道是上海不需要清北的毕业生吗?
看到这样一个尴尬的数字,我们也会迷惑,上海以堂堂魔都之尊,为什么在清北学子的身上,就施展不出自己的魅力呢?难道是复交两大高校的毕业生,就已经填充这个空白了,已经不需要清北学子的加盟了吗?非也。上海对清北的毕业生的需求,已经可以用饥渴来形容,要不然,也不会在去年8月份,冒着被指责学历歧视的骂名,推出“清北本科毕业生可以落户上海”的政策,为吸引清北学子大开绿灯了。
第三、在这场门当户对的就业对手戏,为何妾有情,郎无意呢?
为什么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就吸引不来更多的清北生呢?这样的问题,我们也在想。相比于北京这座千年帝都的深厚底蕴和巨大的政治文化优势,自然是上海这座城市新贵所比不了的。以清北学子的能力,还有他们买不起的房和落不了的户吗?
第四、那上海究竟差在哪个环节呢?原因是缺少华为和阿里这样的龙头企业。
在上述的数据对比中,我们发现,上海不仅落后于北京,还落后于深圳和杭州。如果深究下去,看毕业生的入职行业和公司,就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2017年的数据统计中,共204位清北学子去华为工作,其余录取清北学子人数最多的私企,分别是是腾讯、网易、广州博冠信息科技、阿里巴巴。上海的互联网巨头,只有一个横空出世的拼多多。
在数据统计中,清北的毕业生就业的三大行业,分别是金融业、互联网+、科研和技术服务业。在这三点上,也是上海最需要优质人才的地方,以便实现产业的更新换代,只是缺乏这三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无疑成了一个标的性的硬伤。于是,在有限的清北毕业生外流时,他们也只是上海的匆匆过客,没有多少眷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