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高校的招牌固然意味着通向稳定工作岗位的康庄大道,但上海科技大学对研究与创新的重视则代表着更具前瞻视野的教育理念。选择上科大,就是选择了一条最为陡峭的成长曲线。”这是上海科技大学2019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毕业生唐一丰的感言。
图说:物质学院本科毕业生唐一丰成钊摄(下同)
和唐一丰一样,270名本科生在上周六迎来了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在导师和父母的见证下,他们将头顶学士帽的流苏从右拨到左侧。和“前辈”一样,他们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39%获得海外12个国家和地区的196个深造录取通知书,其中近一半获得全球排名前50高校的录取通知书;37%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在国内高校攻读研究生;18%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就业。
当唐一丰谈到“经过上科大本科阶段的培养,我们每一位毕业生都已经成为了更加成熟、完整的个体”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正如校长江绵恒所言,上海科技大学成立至今不到六年,相比其他学校,还很年轻。那又是什么让这群90后对这所年轻的学校充满感激?或许,可以从几位毕业生的故事里找到答案。
唐一丰在大四这年,通过学校“3+1”交流项目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换学习。得益于在上科大的双语训练,唐一丰很快适应了那里的英语学习环境。后来因为在一门课中的出色表现,他在第二学期担任了这门课的助教,给当地学生讲课。他自豪地告诉记者,参与交换项目的同学们大多是各个名校的翘楚。“同时,我们也抓住了交流项目的机会,主动请缨加入各自研究领域内的前沿课题组参与科研工作,这让我坚定了走科研道路的信心。”
同样来自物质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张嘉鑫、蔡潇婵在毕业前收获了好消息:他们的科研论文被国际知名期刊接收。张嘉鑫说,上科大为大家提供了很多进入课题组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自己动手计算和分析实验数据。同样令张嘉鑫感慨的,是自由包容的校园氛围。他身边的不少同学都收获了自己心目中想要的大学生活:有的同学沉迷实验室,发表的论文多得可以用来打斗地主;有的同学醉心文学,每每写下的随想或影评都令人赞不绝口……
图说:上科大2019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这所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积极投身高等教育改革、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正成为年轻人“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摇篮。作为本科毕业生中选择就业的一员,材料专业的何佳倩选择去新成立的上科大附属学校做一名数学老师,她也如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进入上科大之后,她和小伙伴们都有充足的机会走进实验室,走近科研。当她真正参与到课题组的研究时,却发现自己很难改变过去学习的应试心态。用她自己的话说,“把实验当成任务去完成并不能感受到探索的乐趣”。不过,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她却被导师所启发,“当导师们谈论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时,感觉他们身上在发光。”
这位来自奉贤的姑娘找到了让她“发光”的领域——教育。她在大三结束后修学一年,来到了云南省楚雄州的唐家村,希望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目标。正是这段在乡村的经历,让她确定了未来的方向: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专业人才,之后再用专业所学支持乡村教育的发展。她告诉记者,在决定休学一年时,是学校导师给了她支持和动力。和她一届的同学中,也有不少人申请休学一年,抓住机会去合适的实验室开展交流。
毕业典礼上,校长江绵恒也对这群即将远行的学子们提出了希望:“立志成才”从上科大开始,“报国裕民”从上科大出发。“无论前路多远、困难多大,把祖国的山山水水记在脑中,人民的殷殷期盼装在心里,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结合在一起,就不会迷失方向、丢失梦想;你们的人生目标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实现!”
新民晚报记者郜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