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学校举办“临港新片区大学生就业论坛暨上海电机学院2022届毕业生信息发布”,聚焦“就业育人”,来自上海市教委、教育科学研究院、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等40余家政府和企业代表,以及高校专家学者共同分析研判形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专项研讨。临港新片区高校2022届毕业生线上招聘会同步启动。
学校在会上面向各用人单位发布了2022届毕业生信息,并详细介绍了我校以“六举”“六提”为核心内容推进就业工作、落实就业育人的举措。校长胡晟表示,希望以本次毕业生信息发布会为契机,加强沟通与交流,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动电机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会上,学校同清飞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临港漕河泾人才有限公司、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产教融合框架协议,将通过深度合作建立健全产教融合与毕业生成长成才同步联动机制。同时,会议还表彰了上海电机学院年度就业工作“十佳雇主”、先进个人和优秀集体。
截至8月31日,上海电机学院2021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7.93%,其中硕士毕业去向落实率为100%。毕业生服务国家重点建设领域、建设地区的人数占就业人数75%以上,服务浦东“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产业发展战略以及临港自贸新片区“4+2+X”的前沿产业体系发展规划的毕业生占就业人数近20%。2022届毕业生人共3666人,其中硕士毕业生161人,专业为电气工程;本科毕业生2709人,分布在39个专业;专科毕业生796人。从生源情况来看,60%多为外省市生源学生。毕业生就业期望不断提升,“00后”毕业生求职更看重企业的品牌效应,职业选择进一步呈现多元化。
市教委学生处副处长吴能武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充分肯定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指出2021年上海积极出台促进就业政策,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上保持了稳定,毕业生初次落实率达到95.59%,继续位列全国首位。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突破1000万,上海高校毕业生预计比去年同比增加1万,达到21.7万,就业工作面临巨大压力,要从加强研判就业市场形势、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做好困难群体托底等四个方面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校党委书记鲁雄刚在讲话中指出,就业工作是学校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学校的一把手工程。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学校做好就业工作就是对国家民生政治在学校的最大担当和落实。同时,学校的办学主体在临港新片区,贯彻落实左边习近平右边总书记“五个重要”的指示精神,为新片区建设“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的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学校义不容辞的使命。要把毕业生就业同新片区国家战略统一起来,加强宣传引导,提高认识水平;不断开拓新片区市场资源,全力精准推进学生就业;在做好高质量就业服务的同时,关注困难学生的就业,深化价值引领,夯实职业生涯教育,形成全员合力,培养优秀大国“匠苗”,让每一位学校毕业生都能够获得人生发展的广阔舞台。
在“临港新片区大学生就业论坛”上,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顾长石作了题为“临港新片区的未来”的主题报告。他表示,临港新片区要努力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治理的重要试验田,到2035年要努力成为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打造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这为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平台、广阔的成长空间。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教授作了题为“贯彻‘三全’工作理念助力未来教师生涯发展”的主题报告,从“育德为先,引领师范生就业发展航向”“全员化共协同,健全就业工作保障机制”“全面化广覆盖,提供就业选择精准服务”“全过程阶段,关注未来教师生涯发展”四个方面,阐释了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的就业工作法。
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院长刘军教授作了题为“植根企业精准发力培养卓越的现场工程师”的主题报告,围绕培养和造就卓越的现场工程师这一人才培养定位,通过对用人单位、毕业生的深度跟踪调研,厘清学院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并将调研结果作为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参照,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在交流环节中,上海华力人力资源部部长苏瑞琴提到,在疫情期间以及半导体行业大环境下,期待深度探索高素质芯片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途径,聚焦高校毕业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共建芯片人才培养基地。上海电力大学杨红娜老师介绍了朝日之窗生涯工作室立足提升大学生八大职业核心能力,依托学涯导航项目、求职实训项目、学习考察之旅、个体咨询项目、研习沙龙项目等五大工作模块提高育人效力的经验。上海地铁维保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教育培训主管沈建成介绍了公司通过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上海海洋大学史艳敏老师围绕“就业育人”主题,介绍了学校在实践中形成的“五位一体”基层就业工作特色体系。清飞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运营总监余俊就人才服务数字化转型进行了深入分析。上海海事大学郑瑞环老师指出,辅导员必须发挥人生导师与知心朋友的双重角色,有效缓解学生懒就业、慢就业问题。上海建桥学院姚理想老师以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视角,介绍了建立“一生一档”,坚持精准就业帮扶的举措。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汪歙萍在专家点评环节中指出,专家学者的主题报告各有侧重,有区域规划的介绍与人才储备的思考,有人才培养特色工作法研讨解读,有特定领域人才培养的特色凝练,既凸显就业育人主题,又具有时代特点。她指出,随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高校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在发生变化,要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的科学化和全面性,积极构建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通过加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工作格局。
2021年,上海电机学院共有169名毕业生选择留在临港新片区工作,占比居临港高校前列。学校将“服务毕业生在临港新片区就业”作为重要的就业质量提升目标,通过产学融合、联合培养、共建基地等方式,依托临港管委会和产业区共享共通信息平台,先后拓展积塔、航发、上飞装备、临港科技城、恒赛生物、特斯拉、新松等知名企业成为重要的朋友圈好友。每年举办两场大规模招聘会,入驻企业达250多家。学校还积极拓宽线上就业渠道,累计向2021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发布上海自贸新片区招聘信息近千余条。调查数据显示,95.21%的毕业生对自己所签约的工作表示满意,93.13%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岗位与专业较为对口。(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