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成就业热门目标城市,看看毕业生今年就业前景咋样?

记者张雯婧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再创新高,达到820万人,天津市应届高校毕业生也将超过16万人。面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高校毕业生今年在就业选择方面有哪些变化?就业前景怎样?近日,国内最大的O2O招聘平台──香草招

天津成就业热门目标城市,看看毕业生今年就业前景咋样?

  

记者张雯婧

  

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再创新高,达到820万人,天津市应届高校毕业生也将超过16万人。面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高校毕业生今年在就业选择方面有哪些变化?就业前景怎样?

  

近日,国内最大的O2O招聘平台──香草招聘发布了《201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报告》。这是香草招聘连续第三年对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201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报告》主要通过在线问卷的方式,调研了2万余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并结合香草招聘后台大数据,包括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意向城市、跳槽频次、期望薪资等在内的线上求职行为数据分析得出。

  

1

  

天津成为就业热门目标城市

  

调查报告

  

《201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天津成为今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异地就业十大热门目标城市之一,其他10大热门目标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重庆。

  

记者走访

  

这已经不是天津第一次入选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异地就业十大热门目标城市。而且记者对比近几年多家相关机构推出的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发现,十大就业热门城市几乎没有太大变化。

  

近年来,各城市的“抢人大战”可谓打得火热。不过,前不久麦可思发布的《2018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北上广深”对大学毕业生吸引力正在减弱。从近五年数据来看,本科毕业生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8.2%下降到2017届的22.3%。而新一线城市对外省本科毕业生吸引力却不断增强。数据显示,涌入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外省本科毕业生占比不断上升,2015至2017届的比例分别为28.2%、32.0%、35.6%,提升了7.4个百分点。其中,在杭州就业的近三届本科毕业生中外省人占比最高,为55.3%;其后为天津,为54.4%,已高于广州的45.3%。

  

同样来自香草招聘的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选择在天津就业的2018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主要考虑因素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可选择的就业岗位多、城市文化、城市环境和可以落户。(详见图1)

  

  

图1:为何选择天津?

  

“选择天津最看重的还是这座城市的发展活力。”刚刚从南方一所科技大学毕业的小赵,今年6月与天津一家科技公司成功签约,本月已正式办理了入职手续。身为东北人的小赵,虽然在南方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但在找工作之初,就把目标锁定在了天津的科技公司,“在众多北方城市中,我最看好的还是作为环渤海经济中心的天津。”对于天津这座城市的“好印象”来源于小赵大二时与几个同学的一次旅行。那也是他第一次走进天津这座城市。“天津这座城市真的很漂亮,中西合璧的城市建筑让我们几个人特别着迷。而且在天津的五天时间里,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天津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小赵说。从那之后,他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起天津来,随着关注度的增加,他对这座城市也越来越了解。“我相信天津未来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小赵说。

  

专家观点

  

记者提问:天津吸引力在哪?

  

天津人社局高校毕业生服务部部长刘凤景:发达城市一般是高校毕业生步入职场的首选。我们常说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医疗与教育等生活配套水平高,科研院所及大企业多。无论是本人继续深造学习,还是未来子女成长发展,发达城市的氛围是许多地区无法比拟的。前些年曾流传着“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郊区一套房”的说法。

  

不过近些年,随着特大城市竞争的日益加剧,逃离北上广的情形时有发生,这是逃离者亲身体验的结果。特大城市人口众多,生存成本高,竞争激烈,综合能力稍弱的人员会觉得生存吃力,会选择主动撤离。不过以杭州、天津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也在迅速崛起,无论是城市的未来发展还是城市综合环境,对大学生同样吸引力巨大。

  

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这些光环让天津散发着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同时,作为一座宜居城市,天津是一座具备开放的社会环境和丰富就业资源的城市,而这也恰恰符合高校应届毕业生对个人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2

  

“可以落户”不及“因为爱情”

  

调查报告

  

今年上半年各主要城市纷纷出台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优惠措施,其中以户籍政策为主。而从本次调研结果看,将“可以落户”作为就业城市选择主要考虑因素的人群比例仅为13.5%,在调研所涉及的10余项考虑因素中排在第6位,低于“因为爱情”的因素。

  

记者走访

  

每逢毕业季,即全国各大城市一年一度“人才争夺战”正式打响的时刻。近些年来,各城市的竞争格外激烈,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各一线城市更是接连出台优惠落户政策,作以人才引进的方式。不过,《201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报告》结果显示,在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将“可以落户”作为就业城市选择主要考虑因素的人群比例仅为13.5%,在调研所涉及的10余项考虑因素中排在第6位,低于“因为爱情”的因素。(详见图2)

  

  

图2就业城市选择因素

  

诚然,优惠落户政策的出台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对于近九成的高校应届毕业生而言,此举并没有产生预期般强烈的“诱惑力”。此外,该报告结果仍显示,不同性别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就业城市选择时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17.3%的男性高校应届毕业生对“可以落户”的因素考虑更多,而女性该比例仅为6.1%,不足男性的一半;此外,男性“因为爱情”而选择就业城市的人群比例也远高于女性。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对于自身条件不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而言,其对于优惠落户政策“不心动”的理由也不尽相同。来自江苏省无锡市的应届毕业生小陈称:“作为一名男生,自己是在意户口问题的。”在谈及不选择优惠落户政策的原因时,小陈显得非常坦诚:“该政策的出台确实是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优惠’,可一旦个人经济实力不足,无法购房的话,终究还是无法于该城市真正地立足。对我来说,优惠政策看似‘优惠’,实际上会给自己增添更大的压力,也是更多的风险。”而一名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女生小张则表示:不会过分追求户口。“目前大部分一线城市都可以让毕业生落户了,这意味着提供的选择有很多。在租房补贴方面,比起房价令人望而却步的北上广,天津作为一座发展前景十分可观的直辖市,会显得更加宜居。”在谈及个人时,小张表示:仍是在意户口问题的,但目前来看,比起落户问题,职业发展及薪金待遇更为重要,而落户政策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专家观点

  

记者提问:大学生最看重的是户口吗?

  

前程无忧市场部经理张益僮:前程无忧数据显示,随着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政策的相继落地与企业总部、重点产业的迁移,杭州、天津、武汉、成都等城市的雇主招聘岗位空缺增速已超过北京与广州,总量逼近深圳与上海。其中,天津成为新增岗位需求缺口最大的地区。但一季度求职者供给数据显示,北上广深的新增求职者数量仍稳居前四位。流入与流出,“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的供需矛盾仍将持续。虽然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但是产业布局、工作机会的质量和发展空间,特别是下一代的教育资源,使得大城市的人才集聚效应“变本加厉”。而正在进行的颠覆性技术变革又使得大城市理所当然的成为信息、消费和资本的交互中心,进而成为创新的中心──大城市既提供了适合高素质人力资本的工作机会,又有大量基础服务人员的需求,岗位丰富又有多种层次,人气和人才吸引优势越来越大。此外,对于大学生,找工作更看重的是工作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趣味性是吸引和保留年轻大学生最有效的手段,而不是“户口”。

  

3

  

薪酬待遇为大学生择业首选因素

  

调查报告

  

在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择业考虑因素中,薪酬仍居首位,其中选择将薪酬作为择业首要考虑因素的人群比例达到55.1%。在今年应届生择业影响因素中位居第二、三位的分别是工作地点和工作内容,所占人群比例分别为35.5%和34.9%。同时,不同性别的应届毕业生,在择业时仍然体现出了较大差异。其中女性对薪酬待遇的看重程度远高于男性,将薪酬待遇作为择业首要因素的人群比例高达63.2%;而男性该比例仅为47.4%。而选择在天津就业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为薪酬待遇,所占比例为55.5%,其他排在前几位的因素为企业或单位在行业发展前景(39.9%)、工作内容(38.7%)、工作地点(37.5%)。(详见图3)

  

  

图3工作选择考虑因素

  

记者走访

  

长期以来,薪资待遇问题始终是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求职选择中的首要考虑因素。据香草招聘发布的《201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报告》结果显示,在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择业考虑因素中,薪酬仍居首位,其中选择将薪酬作为择业首要考虑因素的人群比例达到55.1%,相比去年的59.1%略有下降。此外,该报告结果仍显示,女性对薪酬待遇的看重程度远高于男性,将薪酬待遇作为择业首要因素的人群比例高达63.2%;而男性该比例仅为47.4%。因此,对于高校应届毕业生而言,优渥的薪资待遇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同时,据麦可思发布的《2018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2008—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2133元增长到4774元,增幅为124%。考虑到通货膨胀,在根据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进行调整后,2008—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2133元增长到3914元,增幅为83%。由此可见,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为迎合高校应届毕业生需求,各企业对于薪资待遇的提升这一方面已然有所举措。

  

在记者的走访调查中,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表示:非常关注薪资待遇。其中来自安徽省的应届毕业生小刘坦言:“我认为薪金待遇非常重要,这直接决定了我在求职过程中的选择。”而在谈及社会环境及薪资待遇时,来自北京的应届毕业生小崔则表明:“双赢肯定最好,但我个人觉得还是薪金为大,这是比较实际的问题。”来自江苏省南京市的应届毕业生小张称:“我认为个人兴趣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薪金问题。关于薪金方面,我认为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工作前期薪金有些低,是可以承受的。当然最大的前提是,要行业前景好,有发展空间。”

  

专家观点

  

记者提问:刚入职大学生应该看重薪酬待遇吗?

  

天津职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宋楠:一方面,毕业生的角色转换带给他们的住房、通勤、深造、社交等方面生活压力,刚出校门的岗位面子、薪水攀比等不良价值观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未来要考虑的交友成家、赡养父母的家庭压力都是对薪酬关注比例过高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新技术新行业的冲击、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使企业用人成本不断上升,薪金、福利、社保等用人的压力会直接传导给学生转变成经济压力。

  

较高的薪酬固然重要,但学生如果过度地看重薪酬待遇,不仅就业难度会加大,较高的就业期望也有可能错失更好的就业机会。把眼光放远,理性的选择发展空间比较大的工作岗位,例如选择中西部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去就业,其实更适合毕业生们长远的职业规划和择业考虑,我认为这种考虑是理性的。作为学校也要多搭建实习、实践等方面的平台,指导学生去精准地进行职业规划和择业定位,通过引导学生提前步入社会去实践、历练来及时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方向。

  

4

  

过半应届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无关

  

调查报告

  

参与本次调研的201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有54.9%表示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该比例相比去年同期的56.7%略有下降。表示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略有关联的人群比例为31.3%,去年同期该数据为30.9%;今年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的人群比例为13.8%,去年同期该数据为12.4%。

  

记者走访

  

高考后填报的大学专业,不但是学生对今后职业的初步规划,更代表着一份人生梦想。但随着大学期间的不断学习和成熟,学生的职业兴趣发生了变化,对自我需求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同时就业市场行情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导致了他们毕业时的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出现错位。

  

香草招聘发布的《201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有力地证实了现今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出现错位这一普遍现象。在报告中参与本次调研的201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有54.9%表示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该比例相比去年同期的56.7%略有下降。表示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略有关联的人群比例为31.3%,去年同期该数据为30.9%;今年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的人群比例为13.8%,去年同期该数据为12.4%。

  

此外,就业岗位的选择与应届毕业生的职业规划直接相关,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应届毕业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其中坦承没有职业规划的应届生人群比例高达30.7%,而就业岗位在规划内的人群比例为49.7%,另外有19.6%的应届生表示就业岗位超出了前期规划。

  

“真正上完大学包括以后的研究生会发现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于今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小崔说道:“尤其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人能够精通所有领域,所以当遇到问题时,有能力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只要有了能力,很多本领都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因此专业也并非要求完全对口。”

  

而刚刚考入南京市选调生的小张则表示:更加重视个人发展。“对我来说,在选择工作领域的时候,应该把个人发展放在第一位,要充分结合自身的性格、经历以及志趣等因素,来做选择。专业是否对口,应当是其次的。”

  

专家观点

  

记者提问:专业对口重要吗?

  

天津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张玉波:专业对口主要是指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在学校等类似地方所学的专业有极大的相关性。

  

在就业中,如果专业对口,则毕业生的优势在于专业知识可以直接用于工作,角色转变快,适应时间短,自信心强,也容易出成绩。反之,如果专业不对口,就要重新学习工作所需的知识,适应期相对较长,心理压力会较大,会产生畏难情绪。在毕业生看来,以热门的对口专业为基点进行择业就业是最好、最稳妥的选择。而以用人单位的眼光,也多半愿意选择一些“双一流”建设高校、品学兼优的对口专业的学生优先录用。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专业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是不平衡的,我们既不必夸大专业的绝对重要性和决定性,也不能完全忽视专业所起到的影响作用。学某一个专业说明具备基本的从业素质,具有这个学科的思维和基础的理论知识,比没有学过这个专业的同学懂得更多一些更加细化的知识。还有不少跟专业知识无关的能力,比如社会能力,在大学社团活动以及实习实践中也能得到培养和锻炼,进而形成一种通用能力、可迁移的能力。就业中的“专业不对口”也说明专业之间人才流动的灵活性,社会提供了跳出专业束缚的可能性。

  

专业对口就业固然是充分利用了教育资源,减少了人力资源和知识浪费的现象;但在不能保证对口就业的前提下,更应重视求职者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挖掘和发挥个人潜能,规避不对口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站务联系QQ:2938061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