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专属”导师,这在不少大学里已经成为现实。
在过去,导师制在研究生培养中被改造和保留,但在本科生培养中却被长期搁置。随着高校扩招,“加强本科教育”被提上了一个新高度,本科生导师制也陆续被更多高校“提上日程”。
其实给本科生配导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早在2002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就率先在本科生中全面实行导师制试点。2010年试点学院改革,本科生全员导师制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当时有10多所985大学选择了一个学院进行试点。由于效果不错,本科生导师制这一制度迅速被其他大学纷纷采用。
过去几年里多所“双一流”高校也陆续开始了在本科生中建立导师制度的探索。
2017年11月,中国药科大学外语系实施“良师益友”项目,到12月初2017级英语专业的每一位大一新生都有了各自的“专属导师”;
2018年起,北京科技大学全面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贯穿大学本科,覆盖学校全部院系和所有专业。
2019年3月,东南大学发布《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推出导师制。导师制实行后,平均每位导师指导2位本科生,真正实现完全导师制。
2019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全面实施“导师领航”系列项目,按照“三全育人”的思路,为每一名本科新生配备成长导师。
……
除了“双一流”高校以外,“双非”高校也在“试水”这一制度。安徽科技学院自2015级新生开始,以宿舍为单元为每名学生配备导师,原则上每位导师指导一至两个宿舍,是安徽省高等院校中率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
2017年,招收首批本科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正式宣布,对本科生的培养将采用“师徒制”指导模式,为每名本科生设置学业导师;
……
2021年1月,《河南省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改革试点建设方案(试行)》中提出,河南省将利用1-3年时间遴选10所高校,探索在双一流、特色骨干、应用型本科高校分类建设不同类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模式……
本科生配导师,受益匪浅!
从各个高校规定的制度来看,本科生导师制,顾名思义就是为本科生配备导师,一个导师带领若干个学生。和高校辅导员不同的是,导师主要从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013年,腾讯-麦可思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35%的本科生与任课教师一年没有联系过一次。
2016年,搜狐教育-麦可思又发布一项数据,本科生通过社交媒体与教师联系的比例不足10%。
据了解,大学生在课外之所以不经常和任课教师联系,一是怕打扰老师的正常工作,二是没有获得老师的联系方式。本科生常常面临着课堂之外学业问题“无人可问”的迷茫,久而久之,学生因得不到足够的交流和满意的知识收获而产生厌倦情绪;教师则因教学工作得不到认可而缺乏成就感而产生职业倦怠。如此这般,恶性循环。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能有效地打破这种困局,直接增加师生间的交流接触及除课堂外的良性联络。
中国药科大学外语系主任赵光慧表示,教师只有和学生保持经常交流,相互之间才会产生情感,才会让师生之间形成温馨、和谐、亲近的关系,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才会事半功倍。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以此达到一种良性循环。
许多高校为本科生配备的导师不仅有青年教师,更是包括院士、国家杰青等众多“学术大咖”。接触到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得到他们的指导,这无疑对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科技大学的同学在谈及学校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带来的改变时纷纷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帮助我快速适应网课学习”,“让我这个‘小白’逐渐走进了科研的世界”,“导师经常同我们进行职业规划方面的交流”,“导师帮我确定了出国深造的目标”……例如一位北京科技大学的秦同学在和导师的交流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学业和生涯规划方面的建议,还在导师指导下参与了科创项目。
北京科技大学的数据统计和相关调查显示,本科生导师制产生了不少积极正面的效果:在学业上,13个本科招生学院中,有8个学院大一必修课的不及格率降低;在竞赛方面,截至2019年11月底,2019年竞赛获奖比2018年增加402人次,增加了13.65%,获得国家级以上奖项的学生增加了122人次,增加了23.06%,教师指导本科生参加各类竞赛积极性增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展的本科生导师制专项评估同样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导师的指导效果持肯定态度:超过67%的学生认为导师在其思想进步和遵守纪律方面发挥了积极影响,约45%的学生认为在导师指导下学业有较大进步。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让教师回归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重要一步。
例如东南大学发布《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为了让老师把更多精力、时间用在学生身上,学校对老师的聘任、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考核环节。人才培养不合格的教师不能被聘任,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一定水平的,则不能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或职级。考核结果与院系全体教师的绩效相对应,促使院系及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培养人才。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一方面让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拉得更近,学生的大学成长在导师们的“保驾护航”下受益良多;另一方面也在促进高校教师们回归人才培养、重视立德树人。
路漫漫兮其修远
伴随着这一新制度而来的,自然也有质疑和争议。
有人认为,给本科生配备导师是“小题大做”,最终只是个“形式主义”;亦或是认为导师资源本就稀缺,如今有了本科生导师制会挤占研究生导师的资源,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等等。
诚然,本科生导师制这一制度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高校中也存在学生对于导师制实施效果不满意的情况。再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调查结果显示,导师的指导方式及其指导效果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预期和个性化需要。有11.4%的学生对导师指导方式不满意,31.6%的学生认为指导方式流于一般,缺乏针对性,与自己的期望存在差距。
有近半数的学生不认为或不知悉导师有明确或详细的指导计划。专家组评估报告指出,导师没有明确的指导计划和工作方案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指导工作中表现出随意性较大,对指导学生的个性特征不了解,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而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太多,少的在10名以下,多的则达50人以上。教师精力不够分配,必然会导致指导质量下降或不均匀。
对此,《本科生导师制的调查与评估——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一文的作者提出了多条建议:学校可采取多样化的本科生导师配备方式;合理安排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增加对导师制的经费投入;建立以正面激励为主的奖惩和监督机制等等。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调查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例》中指出,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多数院系的本科生导师工作不计入工作量,导致教师的付出与劳动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后,导师们的工作量势必会增加,不仅导师们需要学会在科研、教学、育人之间取得平衡,高校的考核制度和评价体制也需要依此完善。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左边起源右边于世界顶尖名校牛津大学,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导师制是牛津大学本科生教学的基础,也是其始终保持卓越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我国本科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实施后还需依据自身条件不断探索、调整,逐步形成适合自身且具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
2019年9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再度提出“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安排符合条件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
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将是我国加强本科教育的一针“强心剂”!
[1]每名本科生都有导师,人大东大等985试水本科生导师制
[2]多所高校试水本科生“导师制”
[3]袁长青,赖文才.本科生导师制的调查与评估——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0(3).
[4]高静,宋昊天,代瀚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调查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8,No.823(06):22-25.
[5]从牛津大学的导师制看我国施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来源:左边微信公众号右边“软科”
添加左边公众号右边:蜂考
不定期在线发券
拼团优惠
错题答疑
福利多多,欢迎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