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每一步成长是靠自我效能推动的。一个因素只要能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个人就会产生足够的动力去自我变革,勇于尝试,勇于突破,实现职业生涯每个阶段的更新换代。
更新迭代实现了,收入和职位也会随之而来。
自我效能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在某一行为中实现特定目标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职场效能越高则实现职业升职,加薪,财富自由的自信程度越高成功的概率越大。
我们先看一张图,此图表明学历越高,收入越高。
图背后的本质我解读为:学历越高,高收入比率越多,这个群体的自我驱动力更强,群体的硬指标更能提高效率,更能进向大平台,获得更多职业发展的资源。非全日制本科,介于大专与全日制本科之间,积极进取的人,会争取到更多的好职业机会。
2019年年底,我做过的完整咨询案例,将近有2000个了。其中有40%的咨询者是大专生,30%的本科生,20%的研究生,7%的高中生,3%的博士,
大专生做咨询,表面看是职业选择发展迷茫,实际上,引起迷茫的重要因素却是学历而非职业选择问题,学历限定了好企业的选择,升职,加薪,学历限定了跳槽转行的勇气,限定了跳槽转行的自学信心,限定了好企业的主动尝试。
今天我抽空来谈一下这个问题:大专毕业有没有必要提升学历呢?
回答是肯定的,当然要必要:学历到用时,再去提升已经晚了。
今年,9月份,我去本地教育局办事,遇到一个老板83年的,做企业管理咨询的,我随口问了一下他来办什么事,他说他来报名在职研究生的考试。职业习惯使然,我就冒昧的问了这位BOSS以前的学历是什么,他不介意的说自己以前是专科学历。我接着问您开公司收入应当不错吧。他说:马马虎虎,年收入20~30万,我接着问,在我们这种三线城市,平均月收入也就3500元,你每个月有2.5万的收入,生活已经很滋润了,又不需要去找工作,还有没有必要去提升学历吗?然后他回答到:早在7年前,我还没创业时,我就已经参加了成人的专升本的高考,已经拿了本科毕业证了,本科拿下后,转行去了一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工作,后来自己跟他人合伙开了一家管理咨询公司,还有两家小公司。现在再报一个在职研究生,可以更有底气的跟企业谈判和服务,减少不必要的怀疑。看来智者都是提前布局职业发展的条件。当你无法有足够多的成绩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学历既给自己自信,也给他人信任。BOSS说:学历提升对个人职业帮助很大。做企业咨询,做个人品牌,更容易包装自己,对外沟通交流时,企业也不会问你是全日制的,还是非全日制的。就像结婚恋爱,谈婚论嫁时,女方不问你房子有多大,多少平米,重点在于你有没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比于需要耐得住寂寞专心的技术研发,需要社交应酬业绩指标的市场销售,需要综合协调高情商精力充沛的管理者,需要人脉官二代富二代的体制内等高收入领域而言,突破学历的难度会更容易,更公平,规则更透明。
学历的成效更纯洁一些。技术研发,市场销售,管理效能等模糊性,不确定性更大,可控因素更少,竞争更激烈,要么需要血缘关系,要么需要现有资源利益铺垫,要么需要天才般突出的才能,正所谓,穷人无社交也。
大专生,学历比不上本科,跟高中生比又不甘心,跟研究生比又望其项背。不上不下,想上还差那么一大节,提升学历好像作用不大,不提升学好像找工作都是本科以上。所以,大专生要么觉得本科考上了没用,对职业发展没帮助,要么觉得本科考上了跟研究生还是有差距,浪费钱,还不如不考。
很纠结。解药:差那么一大节,为何不少一节?
纠结于要不要提升为本科学历分两类人。一类是在校大专生,想着先进入社会工作一阵子,企业是看能力的,我工作时努力工就会在企业里发展得很好,还没必要提升学历,看李嘉诚也不过是初中学历而已。另一类是毕业几年的大专生,跳槽,换行,投简历求职总是被拒时,才考虑要不要读个科。
之所以纠结要不要提升学历为本科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纠结者受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观念。他们接受的观念是只要找到适合兴趣,适合性格的工作,适合天赋的工作,自己就一定可以做好,可以坚持得更久甚至终生,另一方面,纠结者从小到大听到身边的,电视里的都是能力比学历更重要。鼓吹能力重要的,绝大部分都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能力突出幸存者而已,而我们的咨询者,求助者,只是普通的大众。能依赖的是可以复制可参考的成长路径,而非无法跨越的大山。
这种错误的,落后的,延迟的认知,会让我们多走几年甚至一辈子的弯路。
如果我们深入职场的每个细节就会明白,成功的因素是环环相扣的。前面每一步的选择和基础都会深深的影响着下一步的行动和机会。成功是一步一步来的。
从幼儿园,小学到大学,我们都是在温室和被保护中成长起来的。进入社会很难经历风霜雪雨。学校接受的的认知观念和跟社会严重的脱节。这不能怪我们的教育,因为社会变化的强度和速度都超过了教育体制变革的速度和强度。
不管是人际关系,面试,学历门槛,体力状态,工作环境,工作难度,工作强度,大量的非学校因素,同时需要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大专生去面对时,个人仅对学历就会产生足够的恐惧和感受力不从心。
学历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的游戏规则和门槛。你的兴趣,性格,能力,只有迈过了这道门槛才能发挥作用。面对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新的人生境遇和挑战,个人就会抽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自我调节,能逃避就逃避,而不是在毕业的前5年集中精力,学习工作的基本专业技能。
学历的作用被各种因素融合在一起被无限放大了。
毋庸置疑,提升学历至关重要,潜移默化影响个人的职业生涯各种机会的获取,在多个层次多个领域对个人产生效能提升的正向作用。
首先,当大专生决定要提升学历之时,认识到,专升本后,今后有条件再读一个研究生时,就会给人信心,看到未来的希望,弥补过去爱玩失去的本科机会,想到这里,大专生的心情马上会有所改变和欣慰。
人生不在于一定要达到某个目标,但一定要有能实现目标的路径和希望。有希望生命才会激发热血能量。
其次,在简历制作时,就可以以本科学历做为突破口,在简历上写上:在读本科或者直接本科学历,从简历筛选中突破第一关,获取机会,我们的案例统计显示,本科学历比大专学历多出30%的面试机会,进入下一轮的初试机会。
没有学历,个人难于得到优质资源,稍微心情不好,几年等待沉沦,岁月又就白费了。
很多好企业也会招能力较强的人,但是学历最好是非全日制本科。
再次,相对于能力,兴趣,天赋,努力。社会和职场首先认可的是学历。在能力无法衡量时,至少学历代表你学了多少基本知识。
比如,体制内会优先培养学历高的人,会优先提拔学历合格的人。如果竞争者太多,为了公平起见,企业单位会人为的设定一个学历门槛,筛选人才。学历作为竞争的标准更能服人。而能力,努力,兴趣,天赋都是模糊的,难于量化,容易钻空子,没一个可衡量的标准。你能做到,他人也能做到。
所以,学历是一个地标式的判断标准和相对公平因素。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努力相对容易的达到这个标准,个人,普通家庭的阶层跨越,最容左边易通右边过学历作为一个跳板向上发展,毛坦厂中学就是实例。
再比如,教育培训机构。招聘时首先要求全日制本科,或者至少是个函授本科。这些都是为了争取客户,家长的认可,即使是函授本科,中小型培训机构也可以包装你。如果是大专,硬性门门槛太强,直接在上千份简历竞争中,第一次筛选择你就被HR的系统直接放弃了。
能力,兴趣,天赋如果过不了第一关,在职业发展的特定权重就会被忽略不计,如果没有机会摆脱琐碎的事,能力就一直找不到机会培养。
有人说业余时间可以主动培养能力。统计数据证明,大部分人,到了27~32岁才会认真的思考职业长远发展的问题,平时都刷微信,抖音去了。
最后,提升学历更容易打造个人品牌。
小张,小王,小李等等都是2000年左右毕业的大专生,这群人到了现在,工作经验丰富,在职场上已经做到主管经理的位置,能力已经很突出了,但是第一学历,受时代的影响只是专科。他们热爱和想做心理咨询,职业规划,财务咨询,人力资源咨询,左边法律右边咨询。但在自我介绍里面直接写大专和专科实在是影响个人的权威,而你只需要要一张本科学历,既可以提升自己的职业宽度,做自己热爱的职业,又可以运用自己的经验学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大专生比高中生更有自信找到好点的工作,本科生比大专生更有自信的找工作。研究生比本科生有更大的自信。
大专生升学历后,就可以有机会读一个在职研究生。学历提升,可以大幅度提升个人的自信,特别有利于打造个人品牌。
你只有提升了学历,上升一个又一个的梯度和层次。才有更多的自信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收入的工作。
学历非常有用,懂不懂用是另外一回事了。
学历是一种提升自我效能的主流方式,光明正大,投入产出回报率高的投资,终生受用,在你落魄时可以获得一个更好的机会,在你有能力时,可以“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打造个人IP.
因此,只要一种方法能更有效的提升自我效能,有利于实现升职,加薪,财务自由,那么这种方法就我们最值得去我们投资的领域。
你升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