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晨明敏发自凹非寺
量子位报道|左边公众号右边QbitAI
青年节那天,人民日报刊登了100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
我们数了一下,其中有19位本科生都在顶会顶刊发表过论文。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工程、化学、生物和医疗专业。
表现最突出的要数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的吴攸同学,在SCI期刊发表论文1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4篇。
以及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专业的高志勇同学,发表SCI等论文7篇,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9项。
除发表论文外,获专利授权的就更多了。
现在本科生参与科研都这么普遍了?
从知乎上“如何看待本科生科研”的话题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学生还是导师,大家对本科生科研更多都予以支持、鼓励的态度。
网友建议本科生一定要抓住参加科研的机会,无论以后是否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但是在真正的科研过程中,事情就不这么简单了。
立项阶段,申请资助就常被驳回,被认为本科生根本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的研究。
研究阶段,学校的实验室、物资等有限,也更多向硕博开放。
发表阶段,以本科院校的名义投稿也更容易不经审查而被高知名度的期刊直接拒收。
这不禁让人有些一头雾水了,所以国内本科生科研,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
以清华大学为例,开设已经14年的“星火班”就是面向大二本科生招募的。
其每年将开展持续半年的选拔,经过三轮筛选,才确定最终名单。
进入星火班的同学可以海外研修、自主学术立项、寒暑假产业调研等等,十四年来,共计培养704名学员。
北京大学同样鼓励大二以上学生积极开展科研立项,并且要求课题投入时间在600小时以上,
还会对项目进行中期审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科研立项所产生的论文,以一作在正式期刊或国际会议上发表的同学,予以奖学金鼓励。
显而易见,国内顶尖大学无论是在政策还是设施上,都对本科生科研予以非常大的支持;并且对立项项目的要求也很高,这就使得同学们可以在实验室学有所得。
此前,清华大学电子系2017级本科生刘泓在GoogleScholar的累计引用已有86次,以一作身份发表的论文达到5篇。这5篇论文中有3篇是顶会,CVPR2019、ICML2019和NeurIPS2020,都被其尽数收入囊中。
再早一些时候,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2008级本科生刘嘉忆,大学三年级时独立解决了英国数理逻辑学者西塔潘提出的一个猜想,发表在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
但是也有网友认为,在普通高校中,本科生做科研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很多时候,别说发表学术论文了,不少同学表示自己只是实验室的打工仔,能学到的东西并不多。
而且不同专业的科研情况也不尽相同。
网友@不如莫遇表示:对于工科文科专业,并没有那么在意SCI。
站在导师的角度,知乎@国际科学编辑表示,自己带的本科生科研水平就很不错。
本科生科研,很好,但是参与的本科生也得是那个好苗子。
所以,怎样才能进阶成为这个“好苗子”呢?
其实在Nature上就有教!
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王世伟同学,对自己本科时参与科研的经历给出大量建议,发表在Nature的Career栏目。
他总结道,首先要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阅读大量文献,订阅期刊的邮件通讯,找到自己的兴趣。
寻找问题,而不是课题,虽然你已选择了专业方向,但不要局限自己的思路,现代科学是跨学科的。
选择实验室和课题组时,辅导和研究同样重要。联系组里的成员,了解你未来将处于的环境。如果加入一个小课题组,你将有更大的机会被主要研究人员直接指导,而在一个大课题组,你更有可能被博士后研究人员或研究生指导。
为自己设定具体目标,并让你的导师知道。想一想你想从你的研究中得到什么,以及你愿意投入多少时间。
科研与课上做实验不同,需要大量时间。如果实验不成功或项目进展没有你预期的那么快,不要责怪自己。
寻找财务支持,除了所在的学校,基金会、公司或学术协会都有本科生研究计划。询问高年级学生或教授,在网上搜索,找到所有的机会。
最后,你的本科研究并不决定你在获得学位后要做什么。继续阅读并在你的舒适区之外选课。尽可能多地探索和学习。
本科生科研指南:
参考链接:
[1
[2
[3
—完—
@量子位·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深有感触的朋友,欢迎赞同、关注、分享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