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大清华本科生落户上海引争议背后的原因却被忽视
近年来,不少二线城市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人才大战,其主要特征就是逐步放松对人才的落户限制,尤其以郑州等城市的人才落户政策最为宽松,对学历的要求降低到中专。
而上海日前公布了《2018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毕业生学历、毕业学校、学习期间成绩、所获奖项、英语四六级水平、计算机水平等因素进行打分,依循近年来的惯例,应届毕业生积分达到72分,便能够进入上海的左边落户通右边道。此外,《办法》还提出北大、清华的本科生可以在传统的打分机制之外,直接落户。
一石激起千层浪,北大、清华本科生可以直接落户上海的消息,引发了很多争议。网上大多的争议在于北大清华的高校名片,名校毕业的不能等同于高级人才。还有北大清华与复旦交大之间的对比等等。同从人力资源角度来看,一个城市这样做,更多还是发自对人才的饥渴。
北大清华本科生落户上海引争议背后的原因却被忽视
1、企业校园招聘大战早已上演。
记得很多年前,很多求才若渴的企业到985/211高校进行宣讲时,会明确介绍了对于应届毕业生不同院校不同学历的待遇和福利差异。博士可以分房子,硕士的收入比本科多几百甚至上千元。当然其中也包括,企业会帮助人才进行落户这样的政策。
2、高校毕业生异地就业意愿度增强,使得人才抢夺更加激烈。
过去大学应届毕业生都比较习惯于在哪里读大学就优先在当地就业,现在随着高铁等交通的便捷性和大学生的开放性,异地就业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这也直接导致了,城市和企业人才争夺战的进一步升级。只要有好的工作好的收入以及好的落户政策,大家都愿意离开熟悉的城市,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
3、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供应量减少
我们以本科生为例,大四的毕业他们一般会有多个方向可以选择。升学深造、出国留学、考取公务员事业编、创业、就业。升学深造逐渐成为很多院系和专业大学生的首选,一届毕业生可能就100个人,结果50个考研究生,10个出国,10个考取公务员,还有10个人创业或等待来年再考研究生,结果最后只有20个人选择到企业里面就业。
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异,特别是双一流高校的优秀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企业才会想出赠房、赠车等花式人才吸引法。而企业又是一座城市的发展动力,拥有了优秀人才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企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一座城市才能更加繁荣。
在这里不得不吐槽,网上那些把人才抢夺战形容为帮城市房地产去库存的言论。一座城市的发展之本,动力之源应该是人才,而非多卖几套房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