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高校学生司13日称,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今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依然艰巨。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还表示,在各地各高校共同努力下,目前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总体平稳。
教育部网站显示,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复杂。此前据媒体报道,为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各地不断举行大规模引才活动,并拿出落户新规、住房补贴等一批颇具吸引力的举措。比如,厦门提出优秀毕业生来厦发展,可申请100至150平方米人才房,或享受130万到200万元人才购房补贴。
国家和地方也在密切跟踪经济和就业形势变化,研究完善新的政策举措,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但尽管如此,稳就业、保就业面临的新挑战仍不容小觑。从以往来看,随着高校毕业生求职季到来,各地“人才大战”,更趋白热化,落户成为地方政府吸引人才的优惠条件之一。
不可否认,通过户籍政策和一系列相关政策,有利于吸引人才从特大城市流向二三线城市,对我国人才的合理布局产生正面效应。但必须清醒看到,产业的吸引力比户籍更重要,人才只有在相应的产业领域,才会发挥价值。特别是,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各地经济增长面临新挑战,后疫情时代,抢人才实则抢的是产业、是科技、是人力资源。
在当今信息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当今高校毕业生,也面临着诸多社会压力,特别是就业创业难。从长远来看,一些城市的落户“零门槛”政策,对人才来说并不是第一位的。真正构筑产业聚集能力,产生核心竞争能力,拿出支持人才发展创业的政策才是关键。这就要求,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注重服务重点群体,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才培养、青年维权等工作的支持力度,切实为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服好务。
面对909万高校毕业生,“抢人才”更需“造人才”。高校毕业生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实施新时期的人才工程,为青年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在实行政策激励的同时,通过创办高技术创业园、实施项目合作等方式,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建立起多层次、多功能的青年人才培养基地。针对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缺技能、缺资金、缺信息”等瓶颈难题,应积极为创业者筹集资金、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要想吸引优秀人才,除了落户政策外,还需要更立体更细致的服务,让人才有归属感、获得感。比如,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各种知识技能培训、相关的经营管理、创业技能技巧、创业政策等方面的指导性服务,在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左边法律右边意识和环保意识,支持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梦想。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战期和科学技术进步黄金机遇期,如何适合新的发展形势和需要,需要广大高校毕业生融入建设大潮,用勤劳的双手,共同托起美丽的中国梦。
文/汪昌莲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本文来源:北青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