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讯驻京记者王莉报道:教育部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在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先后实施两轮综合改革,加快建成研究生教育大国,整体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稳步迈进,取得历史性成就。
800多培养单位输送超700万硕博人才
十年来,全国8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和650多万名硕士,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中国特色学科专业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了涵盖14个学科门类、113个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专业目录。重点学科领域不断加强,在国家急需领域主动布局人才培养项目,在交叉学科领域创新机制。
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5%增至2021年的58%,博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5.8%增至9%。
此外,区域布局持续优化。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博士点占全国的27.6%;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政策倾斜支持,促进西部地区博士授权高校占普通本科高校的比例达到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张雨霏
系列措施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质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质量是我们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质量失守会造成研究生教育的失血。洪大用说,十年来,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在研究生培养规模扩大的同时,能够在整体上保障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一方面,坚持大质量观,强调从综合的、整体的各个方面来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强调全过程监管,从招生计划制定,到招生录取、人才培养、学位授予、事后监管进行全流程、全覆盖的制度设计。
此外,注重内生质量文化,要求学校把人才培养放在中心位置,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学科特色实现内涵式发展。鼓励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潜心教书育人。在学生层面加强学风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实现自律的、自觉的、自主的学习和创造。
首轮双一流建设实现阶段性目标
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了全国超过80%的博士生和近60%的硕士生培养任务,是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生力军。洪大用介绍,经过不懈努力,首轮双一流建设总体实现了阶段性目标,若干所高校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材料科学与工程等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张雨霏
洪大用强调,对于双一流建设来讲,正确的导向非常重要,致力于优化学科布局,深化评价改革,坚决破除五唯,坚决不围绕各种流行的排行榜办学,坚决突出贡献、创新、质量和成效,充分发挥建设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着力构建自主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