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本科生在超分子化学与催化领域研究连发两篇PNAS

近期,理学院上海大学“超分子化学与催化研究中心”Rebek教授和于洋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

上海大学本科生在超分子化学与催化领域研究连发两篇PNAS

  

近期,理学院上海大学“超分子化学与催化研究中心”Rebek教授和于洋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上先后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题目分别为“Recognitionwithmetallocavitands”和“Relativehydrophilicitiesofcisandtransformamides”。上海大学“超分子化学与催化研究中心”及理学院化学系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理学院2017级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永生均参与了这两篇论文的工作,其中一篇为第一作者。这也是上海大学首篇以硕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在PNAS上发表论文。

  

  

李永生同学参与研究的方向是超分子化学,水溶性杯芳烃的合成及其应用,合成杯状的大环化合物,探索其在分子识别、化合物分离以及开发新的化学反应方面的应用。李永生同学师从理学院化学系于洋教授和Rebek教授。JuliusRebek教授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匈牙利科学院院士,是国际著名的化学家和生物有机化学家。Rebek教授自2016年12月加入理学院上海大学超分子化学与催化研究中心以来,引荐上海市东方学者于洋教授于2017年4月加入上海大学,后相继引荐意大利Manuel博士、巴基斯坦Faiz博士、印度Venkat博士、南开大学朱玉洁博士和华东师范大学吴乃伟博士加入上海大学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招收硕士生李永生等,迅速组建了一支年轻而极富创造力的国际化研究团队。

  

  

理学院长期以来致力打造卓越的国际化一流科研团队,目前已形成以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该中心发表了上大首篇Nature论文,2018年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的物理系博士研究生李木森在导师JeffreyReimers教授指导下发表首篇上大博士生为第一作者的PNAS论文)、物理系曹世勋教授带领的国际化研究团队(发表上大首篇Science论文),量子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Solano教授、陈玺教授带领团队,发表40余篇论文并与深兰、华为等知名企业在量子技术领域进行成功合作)、超分子化学与催化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国际化一流科研团队,同时在数学学科、物理学科和化学学科不断培育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和机构,以高水平国际化推进标杆学院建设。

  

  

  

理学院长期以来坚持走国际化强院战略,“超分子化学与催化研究中心”也是化学学科国际化团队建设的突出代表。上海大学化学学科2018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2.03‰;QS世界大学全球学科排名第200-250(大陆高校第20位);USNews排名第172位(大陆高校第27位)。化学系现拥有化学一级硕士学位点,自主增设了材料化学二级博士点,培育了两个上海市级创新团队和三个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近年来,累计实现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成果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3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5项,实现成果转化专利6项,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并以上海大学为第一单位在PNAS、NC、J.Am.Chem.Soc.、Angew.Chem.Int.Ed.、ChemicalScience、ChemicalReview、ChemicalSocietyReview和AccountofChemicalResearch顶级化学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0余篇。

  

来源上海大学理学院

  

喜欢就点“在看”,开启价值时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站务联系QQ:2938061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