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SFA学生党建】朗诵|本科生党支部祝新上海大学合并组建26周年
近代华夏
百年苦难
列强欺凌
江河泣泪
洋务运动之梦
被甲午战败的炮火打痛
戊戌变法之路
被慈禧政变的反扑葬送
辛亥革命之果
遭袁世凯的窃取告终
走向共和之路
被军阀混战宣告不通
神州上下
苍茫大地
燹骨成丘,溢血江河
一群爱国志士苦苦地探索真理
时代在召唤一个伟大时代的诞生
在这样一片土地上
人们在找寻着光明
于是
革命运动的摇篮在青云路里诞生
救国图强的理想在红色学府孕育
你听
五四运动的号角依旧在空中回响
你看
工人反帝的影像依旧在眼前浮现
他们的身体
早已深埋在泥土里
他们的灵魂,
却经常在天上会合
他们仍在惦念
养成建国人才
促进文化事业
他们仍在牵挂
无数国人流血牺牲建立的新的中国
如今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红色基因,生生不灭
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吾辈上大学子
皆炎黄神胄
当复兴国族之志
振民族之魂
遂沧海横流
而立身无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自强不息。
今天是新上海大学组建26周年,26岁的新上大,风华正茂、青春迸发。上海大学以这座城市为名,寄托着许多人的希望,它的基因里根植着厚重的红色记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上大人,“自强不息”永远是属于上大人的财富。
上海大学肇始于上世纪20年代,1922年10月国共合作曾创建了上海大学。在国共合作背景下,中共认为请国民党出面办学较为有利,学生自治会接受了中共的意见。经学生代表两次恳请和邵力子、柏烈武等国民党要人的劝说,于右任同意接受邀请,建议把校名改为上海大学,并亲自题写了校牌。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集中众多共产党员,成为中共早期在上海一个重要活动据点,一批国共两党领导人和革命骨干曾任职、任教、就学于此,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南洋、日本、越南、朝鲜等地。这所革命学校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从1922年秋到1927年春,培育了近两千名人才,并为黄埔军校和和莫斯科中山大学输送了一大批学生。这是一所被誉为“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革命学校为中国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1927年上大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
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上海大学。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上海大学的名牌被拂去尘埃后依旧熠熠生辉。老上海大学的教师、学生和职员们在得知上大复办后都纷纷表示祝贺。从北京大学教授俞平伯的题词“青云发轫”,到复旦大学教授谭其骧的题词“继承和发扬老上海大学的革命传统,为建设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高度文明而奋斗”;从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建人献上的题词“继承革命传统,发扬时代精神”,到南京大学发来的贺电,无不体现了全国高校对上大重新建立的关切和对上大光明未来的祝福。
1983年,上海大学以上海为名重立,除了因为地处上海以外,还因为20世纪20年代大革命时期的上海大学,为祖国培育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为祖国革命培养了许多坚毅忠贞的革命志士,为了不忘之一层深切的含义,取名上海大学。
自此之后,上海大学在学科研究、学校制度、学院建设等方面呈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成立光纤研究所(今上海大学光纤研究所),作为全国高校的第一个实行“学分制、选科制、短学期制”——三制,上海工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和上海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联合成立了上海高校中第一所计算机学院——即是今天的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1991年上海工业大学与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合作共建了现今的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是全国高校中的第一个科技园区......那时的上海大学用一个个第一为现如今的上海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4年5月27日,在上海解放45周年的当天14时,新的上海大学成立仪式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隆重举行。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四校优势互补、强强联手,合并成立了新上海大学,由钱伟长院士担任校长。自强不息,励志改革,发扬优势和传统,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成为了新上海大学的目标。
新的上海大学不负期望,不断跟随着时代的发展。1994年7月成立国内首家通过国家认证的中外合作商学院——悉尼工商学院;1995年开设首家综合性大学的影视艺术教育专业教育学院——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现如今的上海大学,拥有“两翼一体”三个校区,涵盖各类学科29个学院。溯源而上,上海大学一直是上海乃至中国重要的人才培育基地。26岁的新上大,背靠自强不息的深厚底蕴,以无比朝气的面貌和自信向未来奔流而去。
来源:《红色学府》、《河山》
朗诵者:熊贝贝
图片:郑珺洋
文字:孔晓晓王嘉艺王雪菲
音频制作:施亦晨
编辑:胡馨月范祥
诗词:范祥
排版:邵奕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