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Y
又是一年黄金毕业季,正值校招时期,对于很多即将毕业、已经毕业或正在找工作的95后、00后毕业生来说,2019年的就业出现了巨大的难题。
今年,预计有1000万左右的应届毕业生走向社会,经济不景气的现实,无疑给他们的就业道路设置了诸多障碍,再加上互联网行业招聘需求下降,整体缩招,严峻的就业环境将使今年的毕业学子们面临空前的就业的压力。
即使在这样不乐观的就业背景下,对于每一个即将步入职场的毕业生们而言,应该如何正确选择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对自己到底有多重要?是个亟待思考的问题。
小Y从毕业至今已8年,回想起自己初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也颇有几分感叹。
我是如何选择人生第一份工作的?它到底对我有多重要?希望文中能通过分享我的故事给到你想要的答案。
一、“毕业不失业”是我找工作的初衷
1、为了养活自己,我选择了“先就业”
2011年夏季,我和大多数的毕业学子们一样,参加各种校园宣讲会、校招活动,网上各种海投简历,只为了在毕业离开学校的宿舍那一天能有个去处。
因为,6月份初学校就下通知告知我们在7月1日前必须搬离学校,一天都不能多呆,感觉呆了四年这么可爱的母校,瞬间变得不可爱了。它就这么残忍地、狠心地把我们“扔”到社会中去,不管你是否有找到工作、是否有去处。
对于当时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和意识并不强大多数毕业生而言,只知道三个字:“找工作!”
至于具体要找哪个行业的工作、哪个类型的工作、什么岗位的工作、什么薪资水平的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擅长的...都没有系统的或清晰的认识,是真正的“盲选”。
简单地说,找一份工作,有个住的地儿、先养活自己再说吧。
所以,“毕业不失业”,先就业再择业,是当时大部分毕业生们,也是我当时找工作的初衷。
2、“先就业再择业,还是先择业再就业?”
“先就业再择业,还是先择业再就业?”还是今天很多应届毕业生会面临的选择题。
毕业了,是该选择先工作,随便一份工作都可以,只要给工资或者钱多就行;还是找到“完美”工作再上班?一份完美的工作,等同于兴趣、能力、价值观和社会需要的总和。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复杂的选择题,简单地说,就是在温饱和理想、喜欢和不喜欢之间,你先选择哪一个的问题。
先就业,就意味着我们要摒弃我们的理想,选择不喜欢或者说不是那么喜欢的工作,解决温暖问题再说。先择业,则反之。
每一个人的条件都是不同的。对于家庭贫乏的学子们来说,“先就业再择业”有可能是首要的或唯一的选项。他们一毕业就必须先找到工作,先让自己生存下来再说,甚至有的人毕业了就要赶紧帮助父母一起承担家庭的责任和经济负担。
而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还算宽裕的毕业生们来说,暂时不用考虑经济方面的问题,不着急、或暂时找不到合适的或者他们不喜欢的工作也无所谓。他们可以“先择业再就业”,有资本可以慢慢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或理想的工作。
但这里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即使有资本可以慢慢选择自己喜欢的或理想的工作。但是时间也不要花费太长时间,因为市场不会等你、社会也不会等你、企业更加不会等你。学会转变观念,“先就业再择业!”
我记得2011年和我们同届的一个毕业生,从毕业就一直处于找工作状态,非要找到自己喜欢的、满意的工作不可,结果一年时间过去了。
HR在面试这类人的时候会觉得这个人心高气傲、眼高手低,雇佣几率低。所以,毕业的时间越长,就业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不要“钻牛角尖”,只专注于找自己满意的工作,有时候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职业方向,退而求其次。
所以,无论是哪一种选择,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体系并不完善的今天,很多毕业生不清楚自己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是什么,首选“先就业再择业”,是明智之举。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无论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我们都要根据自己的现实处境来判断,不能盲目地选择、也不要人云亦云。
二、如果再选一次,我依然会选择“钱多的”工作
1、工作“盲选”中我选择了“钱多的”!
毕业的时候我拿到了上海一家外资企业的本专业的左边offer右边,但是因为上海不是我想去的城市,所以和闺蜜南下来到广州,在经过一个月的海投后,最终选择了一家工资相对较高的公司。
因为当时没有明确的个人职业目标,所以在“盲选”中选择了钱多的,还不算笨的一个选择。
2、“喜欢的”、“擅长的”、“钱多的”,你选哪一个?
对于应届毕生来说,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会纠结于三个点:喜欢的、擅长的、钱多的。那么,又该如何进行抉择呢?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在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时候,才会有积极性和内在驱动力,对待不喜欢的工作,只会把它当成是一种谋生手段,为生计而努力,这样的工作不一定是开心的。
如果足够幸运的话,选择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还是钱多的当然是幸运的,也是最好的。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是不如人意的,大部分时候都是没法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特别是当我们毕业的时候。
如果喜欢的、擅长的、钱多的这三个条件一起筛选,发现是个空集。那么,直接去找钱多的就好了,什么钱多就做什么,任何一个人在找工作的时候找钱多的事情都不算笨的选择,然后再从钱多的事里找自己不讨厌的。
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可能就会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那个时候,再重新选择,并不算太晚。
简单地说,先找自己喜欢做的,从中筛选出自己擅长做的,再从中筛选出能够赚钱的。
三、“小公司”给了我去“大企业”的资本
1、“小公司”给了快速生长的养分
初涉职场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小公司,至今,我还是很感谢我进了一家小公司。
因为它让我迅速成长,独当一面,锻造了我个人的职场专业能力,也让我学会了职场人际相处之道,给了我去大企业的资本。
进入公司后,我被安排在市场推广部,因为是小公司,没有帮带制,所有事情都得靠自己主动学习才行。
从复印文件到营销方案都得靠我自己积极主动去问老员工或领导,锻炼了我积极主动的性格。所有的营销推广方案,都是自己一手写完给领导过目,不行推到重新再来,反反复复中磨练出了写得一手好材料、做得一手好PPT的本领。每周至少有2-3天的时间都是在“泡”客户,客户沟通技巧、职场人际关系学术,都在和客户接触中学习并积淀了下来。小公司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促进了我快速成长,给予了我成长的养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从职场小白蜕变成职场老人。
也正是因为第一份工作赋予给我快速成长的能力和经验积累,所以,在找第二份工作的时候,才能顺利跨行业了进入大企业。
2、“大企业”、“小公司”,无论是那一种选择,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选择公司方面,也是很多毕业生们纠结的一个问题,是去大企业还是小公司好?
“大企业,工资高、福利好、稳定性强、工作有保障”“小公司,学习多、成长快、升职快”
两种不同的声音,让毕业生们无从选择,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是不是都是如此呢?
(1)、大企业的优点是体系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标准,薪资福利丰厚,对职业化素养提升很有帮助。
第一、利用培训迅速提升职场素养。大企业的管理制度完善,都是统一化、流程化管理,人才管理方面健全,有更系统的培训。
进入大企业,除了享受优厚的薪资福利外,还能依靠它们的培训机制,短时间内学习到系统化的知识,提升职场素养。
第二、高精专的人才聚集地可以拓展人脉。大企业,特别是500强的企业需要的都是高专精的人才,除了研究生不说,招聘的时候都明确要求是985/211学校的人才。
所以进入大企业的人一般都是高学历、背景强的人,在这里,你可以接触到各类高专精的人才,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积攒人脉。
第三、工作让个人认知层面得到升级。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大企业后,很多领导让他们干得最多的一件活儿不是做业务工作,而是先帮领导准备各种发言稿、整理会议内容、写报告、写材料等工作。
这个时候,可以站在领导层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锻造自己逻辑思考能力,提升认知层面。
但是,很多职场老鸟也会感叹,“大企业就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为什么呢?
第一、专业能力提升慢。很多人进入大企业后,基本都会沦为螺丝钉。因为大企业部门结构多,工作分工明确,工作分化分非常细,要么是做着基础职位,要么是在边缘部门干着不轻不重的活儿。
专业能力提升受到限制,想要更扩展宽度或深度很难,展现自己专业能力的机会也很难。
第二、升职慢、加薪慢。大企业因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所以在入职的时候就已经谈好了薪资、定好了职级岗位,如果后续工作中没有特殊业绩贡献,或者你进入的某个国企,没有强大的背景资源,想要升职或调岗,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谓“僧多粥少”,大企业优秀人才多,职位和加薪名额有限制,论竞争力,大家都不相伯仲,你能百分之百确定能拼得过别人?
是的,进入大企业,它能给你提供平台背书、品牌加成,让你头戴光环,赢得别人羡慕的眼神;但是,当你有一天离开这家公司的时候,你的能力是否能和其他公司匹配得上?
(2)、小公司的优点管理流程少、效率高,事情多、能力提升快,能快速实现个人成长。
第一、管理流程少,工作效率高。小公司因管理制度没有形成系统化,处事方法比较灵活,不像大企业需要经过各个层级领导审批才能落地执行,等领导们审批完“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管理流程简单,不繁琐,各个业务推进或项目审批流程比较快,工作效率高。
第二、工作事情多,能力提升快。在小公司,一个人就可能成为一支队伍。因为人手少,部门职责、分工并不那么明确,所以什么事情都要做,小到换水,大到单独领队做项目,从前端销售到后端客服,各个业务线条,各类工种都要基础,可以快速提升个人能力,实现个人成长。
第三、看重个人能力,升职快、加薪快。小公司为了和其他企业抢资源、抢市场,获取利润让自己生存下来,所以非常看重员工个人能力和创造价值,只要你够努力,能力提升快,创造价值高,升职加薪是非常快且频繁的事情。
那是否小公司可以锻造能力,升职加薪快,小公司就是好的呢?
第一、管理缺乏规范,潜在风险多。小公司管理缺乏严格的规范化,来个头脑风暴就开始做产品,没有计划,没有经过评审,上线前,有时候都只需要领导口头审批某个时期即可,并不需要走正规的电子流程或Email方式就可以完成一项工作。
一系列的非规范化工作流程,会造成很多潜在风险,产品上线出了问题,应该由谁来负责?找不到追溯源头。
就像雷军说的“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往往并不能真正带领大家走向正确彼岸。
第二、资源稀缺,提升业务难。
所谓向外部获取资源,即是在你有别人想拥有的资源的时候别人才会愿意和你进行资源互换,而大部分的优质资源都集中在大企业。
所以当小公司还在为寻找合作资源发愁时,大企业已经开始和国内顶尖服务商合作,小公司想要获取优质资源提升业务,非常难。
其实,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公司,都是一把双刃剑,在于你选择的这把剑能否成为你职业生涯道路上的利器。
四、第一份工作对今后的职业目标有重要的关联性吗?
1、第一份工作是学习、沉淀、积累的过程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不管是随心就业得来的,还是认真择业得来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对你对今后的职业目标有重要的关联性吗?
毕业进入职场,第一份工作往往不是为了赚大钱,其实就是一个学习、沉淀、积累的过程,我们更看重组织平台、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在职场适应阶段,在不偏离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大方向的前提下,去不断积累各种资源,包括知识、经验、人脉等。
2、第一份工作是从学生到职场人士思维转变的过渡期
同时,第一份工作也是毕业生从学生到职场人士思维转变的过渡期。这个阶段是你学习职业素养、职业思维方式、职业态度的重要过程,它对你以后的职业自信心建立的非常有帮助的。
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了提出了一个“路径依赖”的概念。
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是指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转换运用到职场中,即是指我们一旦开始自己的职业方向,就会对你后来的成功有一定的自我强化,这种强化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如果你喜欢它且是自己擅长干的,那就是正强化;如果你不喜欢它,发现是自己不擅长干的,那就是负强化。
所以,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对职业目标会有某种程度的自我能力影响。
俞敏洪说:“你面对第一份工作时,就不要去想成败,而是应该去想我怎么样全力以赴地把这份工作做好。你全力以赴以后做成功了,那表明你做这件事情是合适的。”
通过以上文述,我相信你对于如何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已经有了答案。至于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到底有多重要,在小Y看来,其实它也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与你今后的职业目标是否有关联性?
最后,给即将步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们两点思路: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少走弯路
在步入职场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兴趣、性格、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再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制订一个职业生涯的规划,然后再去找工作。
因为职业规划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受挫的可能性,减少失败的概率。
给自己一个坐标定点,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围绕这个点来转,才有可能离目标越来越近,才可能达到目标。
2、没做好职业规划也没关系,因为年轻,不怕
如果你还没有做好职业规划,也不用担心,因为,年轻就是资本,有试错的机会和成本。
有人说:“多给年轻人一些碰壁的自由!”职场中的每一个年轻人,有些弯路必须得靠自己走,有些壁必须得自己碰,才能清楚自己要什么。
只有试错后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及时改变和调整方向,弯道也能实现超车。因为年轻,不怕,还来得及!
作者:小Y,多年500强,拥有8年项目管理经验、4年企业培训经验,自律的晨型人,终身成长者,专注职场分享,实现个人成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