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是985或211,考研却去读了双非院校的研究生,这是一个就业扣分项。”这个是事实吗?

前互联网、整车厂行业职场大叔,现高校教师,希望我的经验对你有帮助如果单纯从学习平台和升学价值的角度都不建议你这样选择。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可以选择,我后面会给你详细介绍。通常企业在招聘应届生的时候,学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甚至很多我们熟悉的优质企业,对于学生的本硕学校档次都有明确的要求

“本科是985或211,考研却去读了双非院校的研究生,这是一个就业扣分项。”这个是事实吗?

  

前互联网、整车厂行业职场大叔,现高校教师,希望我的经验对你有帮助

  

如果单纯从学习平台和升学价值的角度都不建议你这样选择。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可以选择,我后面会给你详细介绍。

  

  

通常企业在招聘应届生的时候,学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甚至很多我们熟悉的优质企业,对于学生的本硕学校档次都有明确的要求。

  

为什么会这样呢?

  

当企业面对海量的简历和求职者时,必然要有一个筛选的标准,我们也相信双非院校里面确实有很多优秀的同学,但是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名校的毕业生中成材率确实要更高一些。所以这可能不是一个很完美的筛选原则,但又是一个相对实用、客观的原则。

  

因为一方面能够考上985或者211高校,起码说明你的学习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其次好的学校也是一个更好的成长平台,师资也会相对更优秀一些,而且校园里面也会有很多优质讲座和活动,甚至优质的校友人脉本身也是一种资源。所以企业自然在同等条件下,更加倾向于优先录用名校的学生。

  

一般行业的头部企业开招聘宣讲会,都选择在当地的优质大学召开,而且本身985大学就有比较多的企业家校友资源,这样也无形中增加招聘的优先级,而且985大学很多是部属高校,这里不仅仅是科研的支持,也有国家相关系统的就业支持,你看看一些选调机会就明白了,所以在不清楚未来的定位时,还是尽量选择一些更好的学校入读。

  

985大学的学生更多是从很早就开始准备雅思、托福或者争取一些优质的实习了。这里并不是说他们就有多上进,很多时候真的是氛围决定的,大家都相对来说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其实也会相互感染的。所以虽然他们很早就开始准备求职和留学,也都相互较劲,而且师兄和师姐也有很多优质的求职经验分享,而且企业也会很认可这种求职氛围,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如果你后期想读博,这样你周围就有比较优质的科研大牛可供选择,而且你也可以通过同学打听他的人品和研究方向,这样更有利于你做出更理性的导师选择,毕竟博士的毕业难度还是明显比硕士要高一档次的,好的导师和研究方向,包括你自己的科研前期积累都能够规避掉很多麻烦。

  

如果你今后不想从事本专业,那么其实选择往其他方向发展的机会也会相对更多一些,这也是为什么清北复交的学生很多不是金融专业的,也有进入金融行业的机会,包括考公务员或者从事管理类职业也是一样。

  

  

这里是指至少是全国排名前三,或者双一流建设专业,因为这种往往也是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还比较好,自然就业的时候其实也会有行业内的优质企业过来定向招聘。

  

比如虽然是在双非院校,但是跟着的是科研大牛或者是行政职务很高的导师,这样其实对于你今后的就业和科研也会有直接帮助,当然,也要提前打听好,其实不是鄋导师都愿意在就业上帮助学生。

  

祝你好运~

  

我是义哥说教育,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我的态度是:这是事实。

  

为什么说这事事实呢?我想有如下几个原因:

  

  

现在硕士每年扩招,特别是2020年更是大幅度扩招,扩招带来最大的影响但是硕士学历的贬值。当然,不是说硕士水平不行了,而是多了,自然就会贬值,这是简单的市场规律。在企业招聘的时候,如果同样是硕士,而且有足够多的985.211硕士,我为什么要选择双非院校?所以,找工作的时候确实会受影响。

  

就算是找到工作,在单位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因为你的硕士毕业院校而受影响。在我们学校也是一样,同样是博士毕业,但是,985、211学校毕业就是会被人高看一样。双非院校确实会不受重视。特别是关键的提拔等环节,还是比较看重这个的。比如,我所在的部门,我是负责人,去年在学校内部招聘一个高等教育硕士,最后就是选择华中大学的,而没有选择其他高校的硕士。其实,在面试环节,985的学生确实表现的更为优秀。

  

你在985、211高校度过本科,应该知道,学校类型的不同,学校的资源差别很大,这些资源包括师资力量、实验室条件、学风等等。这些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而985、211和其他双非高校差别还是很大的,在不同学校,最终学得到的东西也是差别很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眼界和视野的差别。这个你应该知道。

  

一般来讲,现在的学生考研都是往高处走。三本学生考研最少是二本、二本学生考研希望是一本、一本学生考研希望是211。211学生考研希望上985,985学校的学生除了留校就是出国留学。看看下图你就知道了,北京大学2016年本科生升学率为(含国内升学和出国深造)总数为76.54%.国内的肯定都是985高校,剩下的都是出国了。这就是人的本能使之然。你从985、211考到双非高校,除非这所高校在你所学的学科非常厉害,否则,别人就会认为你学习能力较差,或者大学期间专业知识学习不扎实。

  

  

您好,不请自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本人本科就读于哈工大(985),考研成绩不理想,接受调剂,就读于广西大学(省属211),现在某大型国企工作。我很认真负责的说,学历贬值了,还不如一个985的本科生,在单位人力系统中只显示广西大学,不认真仔细看谁知道你本科是啥[捂脸]而且人们普遍会有一个想法,就是肯定是本科混日子学习差才沦落到研究生不如本科的地步的,这种刻板偏见也一直给我带来很多麻烦。况且,3年的研究生时间啊!!!导致的结局就是,好多同事资历比你老,年龄比你小[捂脸]你说是不是扣分项

  

谢邀回答,我是小静学姐,准博士,学弟学妹们有考研、工作、考博的问题可以关注私聊我哦!

  

以小静学姐经历告诉你,是否是一个就业扣分项,要取决于你考研的目的以及你的研究生导师和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取决你考研的目的,以及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若是只为了找工作的话,相信本科985或者211相较大部分毕业生,是很容易找工作的,因此跳到双非院校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在就业上不一定会扣分,但不会为你带来很大的优势。

  

其次,关于考研的问题。目前在我们国内高校,有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即本校有限选择权,在你进行考研或者考博的过程中,对于本校的学生是有先天的优势的,因此从本科985或者211跳到双非院校读研是一个很不明智的选择。但若因复试未能够成功,仍想继续深造,其实调剂到双非院校也是可以的。双非院校中有许多双一流大学以及双一流学科,甚至是比肩985或者211高校的。例如燕山大学的机械工程与材料学是可以与清华、浙大等高校比肩的,江苏大学的流体机械专业也是国家特色专业等等。

  

  

最后,若选择调剂,以你的条件在双非院校中一定会得到很多大牛导师的青睐,选择一个厉害的导师,对你以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降级考研并不一定是错误的,这里举一个我知道的师兄的例子:师兄本科是985毕业的,考研复试调剂后,同时通过了另一所985高校与一所211高校的复试,出乎意料的是师兄选择了211高校,原因在于,一位领域内大牛,国家杰出青年,对师兄很是青睐,在读研的过程中,师兄跟着这位大牛导师发表了数篇SCI并硕博连读,目前在加拿大公派留学,他的导师在里面起了很大的帮助,所以说降级考研不一定就是错误的。

  

终究要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与规划,若一旦选择了,那就是对的,勇往直前即可!

  

这里是小静学姐,有什么问题可以私聊评论哦!加油!

  

  

求职者在人才市场竞争过程中是否形成了自己能力或关联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自身的价值,而真正的岗位需求也更注重能力的考核,有真才实学或自己能带来关联资源是就业市场能够取胜的关键。从现实角度讲,不管985还是211,它都是就业市场中一块不错的敲门砖。你现在最大的迷茫就在于敲门砖含金量怎么样?研究生阶段若没了985或211招牌自己在就业市场里的竞争力是否会受影响?

  

首先要思考学校的背景为什么成了一块敲门砖?这里面形成原因是多样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太完善及实战性差,大学生一毕业就能解决就业单位的需求的寥寥无几,有大学扩招导致的人才培养质量相对下降的因素,也有进步与大学教育理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等鲜明对比的因素,总之,人才市场结构化矛盾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而作为用人单位总要有录用标准,“瘸子里面挑将军”,985、211等就成为了人才筛选的“国标”条件,因为这些院校的毕业生大概率要比普通院校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及技能水平要好一些,但用人单位一般也明白,一旦具体到个人,这个标准基本上就失效了。也就是说,求职过程中总要有考核条件。

  

相比本科毕业生就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相对要好一些,主要是研究生相比本科生而言更向金字塔尖迈了一步。但研究生毕业的求职面相对要比本科狭窄一些,这时候人才市场竞争就发生了变化。原本用人单位由于大量的本科生的能力难以区分,而招聘成本及精力有限可能采用985或211高校背景一刀切作为一个门槛,现在由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数量级上已经发生了变化,相应的用人单位的选择余地就没有那么大了,就可能在人才需求上回归到内部实际需要,即招聘人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也因此,一般的用人单位不会对研究生毕业院校要是985或211做出规定。

  

当然,也要直面事实存在。一些事业单位仍然更强调研究生毕业生的院校的985或211背景,一是在意应聘者的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扎实程度或者毕业生能关联的校友资源,二是设置的岗位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不是太高,基本属于一般人都能干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男女性别外,就是985或211这个“国标”了。

  

至于在本科阶段985或211,而研究生阶段双非院校到底是不是就业的减分项问题,还是要回归到现实。如果现实中,研究生阶段能够进入也是985或211或者更好的院校,自然是好事,但现实中如果研究生阶段只能进双非院校,建议选择前景相对不错的专业方向及实力较强的导师,前面讲了人才的稀缺性是求职者取胜的关键,更多的是在强调个人的知识体系及能力的稀缺性因素,人才的稀缺性还隐含着另一层含义,就是求职者能否给用人单位带来急需的稀缺性的资源。我们在面试一些研究生毕业生(包括博士毕业生)的时候,一般都会问及他做过的一些项目及导师相应的资源,其道理也是不言自明。而当用人单位真正遇到急需的人才时,能解决问题以外的标签都会被统统扔掉。

  

除了极特殊的像南方大学这样的,或者是这个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一第二的,别的不推荐

  

这个得看专业还有实际情况。

  

我本科北航,考研时候考本校,导师都找好了,差了2分没考上……

  

后来调剂去了非的北京建筑大学。

  

虽然学校差了一截,但是实际上最后没有影响。

  

因为是交通专业,本科毕业基本上没有对口好单位可以去(一般都是研究院规划院之类的要求硕士)。交通专业对口的研究院规划院跟普通单位不一样,一个是要求硕士学历,一个是喜欢先长时间实习看能力怎么样。

  

读研时候相比原来的学校,有更多时间实习,在两个很好的单位都实习了一个学期的时间。而且因为时间比较多,我还各地旅行写完了我的第一本书《北京公交车票史话》并公开出版发行。

  

最后就业时候,因为长时间实习能力认可本身北京户口不占用户口指标,入职了不错的单位,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所以,得看实际情况,过程不重要,达到战略目的最重要。

  

说个例子。

  

语保项目认识一师兄,目前西南某省属高校青教。当年本科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他的学术生涯可以说是从985到211再到双非。但是他始终坚持做语言学研究,始终没有脱离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武大不必多说,各种排行榜都是前10位。华师虽然只是211,但他的语言所集中了国内本领域最好最强的一群学者,考上语言所的难度基本上不亚于考上某些985的文学院(中文系)。到了博士阶段,虽然北语非211/985,但是在汉语语言学领域有绝对的优势,也就是说北语很专。北语有专门的语言科学研究院,大牛教授大多都在社科院语言所兼职研究员之类,国内目前重要的语言学项目,文献出版基本上被北语承包了。目前比较热门的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北语也是核心中的核心,培养了大批出国教学的汉语教师,对传播汉语,推广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

  

因此,我师兄在去到现单位面试的时候别人一看简历,基本上就稳了,剩下都是走流程。

  

结论:学历不过是一张纸,你跟的人牛,你自己实力牛,就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

  

别说是985考双非,就是本科好的985考差的985都不是很理解,我研究生舍友本科复旦的,考研考的大工,是考的不是调剂,而且成绩初试第二复试第一,基本上刚开学的时候知道他是复旦的后其他人问他第一句话就是你咋想的

  

我儿子就是985,双一流高校哈工大本科,明年毕业我想让他考双非硕士研究生(深圳大学),但他不愿意,宁可自费出国读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站务联系QQ:2938061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