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才8条:
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
升级实施“淮上英才计划”3.0版,聚焦“333产业”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给予150—500万元资助,其中用于补助团队成员的不低于30%,同时可由淮上英才创投公司给予创业团队500万—1亿元股权投资。对顶尖人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或发达国家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等)领衔的创新创业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
重点引进创业人才
围绕“333产业”强链、补链、固链,着力引进高层次创业人才,给予100—200万元资助,同时可由淮上英才创投公司给予300—3000万元股权投资。对在淮申报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省“双创计划”创业类团队或创业类人才的,给予1∶1配套补贴。
大力引进创新人才
“333产业”企业引进博士、省级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及以上层次人才,全职且年薪不低于24万元、柔性合作劳动报酬(连续12个月累计额)不低于18万元,分别按年薪(报酬)的35%、30%给予人才补贴,全职的连续补贴3年;符合条件的,直接推荐申报省“双创计划”。鼓励驻淮高校拿出专项编制,与企业等联合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打造身份在高校、工作在企业“双落户”引才模式。
支持重点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
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或入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引进年薪不低于18万元的专业技术或高技能人才,按年薪的15%给予人才一次性补贴。
吸引高校毕业生留淮来淮就业
对来我市“333产业”企业就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普通高校本科生,在淮购买首套商品房的,分别给予3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购房补贴;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别给予每月2000元、1600元、1000元生活补贴,非淮安籍毕业生可享受每年2000元探亲交通补贴,连续补贴3年。
鼓励各类院校培养输送毕业生
充分调动驻淮高校引导学生留淮就业积极性,本科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留淮就业率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以上的,市财政按实际就业人数给予高校500元/人的就业工作经费补贴。在部分省级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市外高校设立“引才工作站”,市财政根据引才绩效给予一定工作经费补助,其中对设在高校的,根据本科以上毕业生来淮实际就业人数,再按500元/人标准给予补贴。
拓展引才用才渠道
鼓励“333产业”企业在科教人才资源丰富地区建立“人才飞地”,对在“人才飞地”全职工作、个税在淮安缴纳的人才视同在淮全职工作,同等享受我市人才政策,构筑“工作生活在外地,创业贡献为淮安”的聚才模式。依托市政府驻外办事处(联络处)设立“人才工作站”,开展人才政策宣传推介、高校院所对接联络、高层次人才项目引进服务等工作,市财政每年给予一定工作经费补贴。
搭建活动引才平台
鼓励支持全国性学会、协会等学术机构、行业组织来淮举办行业峰会、学术论坛、年会等活动,根据与人才相关工作开展成效,按实际支出经费的30%给予补贴,最高50万元。突出“以赛引才”,面向国内外定期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吸引遴选更多人才及项目来淮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