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高,落户年龄、学历门槛提高,成为深圳人有多难?

5月25日,深圳对外界释放了收紧落户的信号。学历、年龄等标准调整后,深圳或将成为中国内地继北京、上海的第三难入户城市。隐秘的事实是,这个由大量外来人口创造的特大城市在优化城市人口结构、调控房价的同时,很可能只能成为一些人的经停站。“来

房价高,落户年龄、学历门槛提高,成为深圳人有多难?

  5月25日,深圳对外界释放了收紧落户的信号。学历、年龄等标准调整后,深圳或将成为中国内地继北京、上海的第三难入户城市。隐秘的事实是,这个由大量外来人口创造的特大城市在优化城市人口结构、调控房价的同时,很可能只能成为一些人的经停站。“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也变得越来越远离实际。

  文|邬宇琛

  编辑|楚明

  运营|林塔

  这就是深圳

  某种程度上,深圳让贵州人吴咏梅有了人生的转机。2007年,初中毕业的她一个人拎着大包小包来到深圳龙岗,在一间皮具厂开启了她的“深漂”之旅。她第一次去福田,看见高楼大厦,那是和农村不一样的图景,“哇哦!这就是深圳!”她还在工厂里收获了爱情,不久之后,她组建了家庭。

  那几年,吴咏梅一个月能挣900元,相比于同期在东莞和佛山打工的同学,要高出个两三百元。在流水线上,她日复一日地做着相同的工作,过着“宿舍到工厂”的两点一线生活。沉闷的工厂里,最活跃的时候是和三四百个人在深夜加完班后抢一间澡堂。就这样,她度过了3年。

  在这个“搞钱”的城市,她无形拥有两种身份:受惠的打工者和勤劳的贡献者。

  公开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GDP从1.86亿元增长至2.69万亿元,涨了1.3万倍,在吴咏梅来到深圳的第一年,深圳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0.9%。而同时,外来“移民”占了深圳劳动者的绝大多数,非户籍人口649.17万人,占比75.3%。

  “厂仔”“厂妹”和深圳在这一时期相互塑造着。“我的爱情和孩子都是在深圳诞生的,世界观也是在这边形成的,这些东西在我刚出来的时候,还不太有人教我。”吴咏梅说。她用“归属感”形容她与这个大都市的联系。

  入户深圳的愿望也在这时候产生。2013年前后,吴咏梅已经离开了流水线,在一家加工厂做文职工作。她打算起自己的未来:想要落户,给孩子争取一个公办学校的学位。

  ▲深圳工厂的女工。图/视觉中国

  在深圳发展最迅猛的阶段,成千上万的外来人口得益于深圳的开放政策涌入这个希望之都。2016年开始,深圳加大吸引人才入户的力度。深圳户籍的迁入路径,面向普通青年的,主要是核准类入户和积分入户。核准类入户是指在学历、技术等条件满足下,直接进行审批的入户方式,而达不到核准类入户条件的人,则需要通过完成深圳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分值表项目,积满100分后申请入户。

  这也给初中学历的吴咏梅带来了希望,即使达不到学历和技术等核准类入户的要求,还能依靠积分入户获得深圳户籍。她为此报考了非全日制大专,那值60分。

  8800元的学费,整整4年,除了上下班带孩子以外,吴咏梅隔几天就要抽空学习2-3小时。14门课程累积下来,吴咏梅完成各门考试拿到了大专毕业证。她还花了1600元请来一个“入户老师”——在深圳,这是一门颇具特色的职业,这些“老师”背靠成人教育机构或是咨询公司,为外来人口提供一些入户的帮助和咨询服务。

  加上其他额外的积分,吴咏梅离申请入户还差5分。“入户老师”给了她一个建议,让她去考一门初级经济师来弥补分数。随后,她考取了初级经济师,按照规划,2020年4月,等到初级经济师资格证书到手,她马上就能申请入户。

  不过变动就在这期间发生了。

  更年轻,更高学历

  2020年1月,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突然下发通知,自2月1日暂停全市在职人才引进审批类业务。这意味着积分入户的窗口将要关闭。

  “疫情嘛,别人复工它也应该复工了。”吴咏梅当时这么想。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窗口迟迟没有打开。对于广大急需积分入户的深漂们来说,那是难熬的几个月。深圳人社局官网上的咨询版块里,时不时就有人上去提问:“积分入户什么时候开通。”深圳人社局回复表示:“审批类积分入户业务,待政策调整完善后开办。”

  什么时候调整完善呢?焦虑的吴咏梅打电话向入户老师询问方法。根据入户老师的推荐,由于吴咏梅已经考下了非全日制大专的学历,所以根据“非全日制大专+中级职称+6个月深圳社保”的人才引进条件,再考一个中级职称,可以直接进行审批而非积分入户。

  继续向户口进军。今年4月,吴咏梅开始筹备报考系统集成中级职称,成败在此一举。

  但政策收紧的讯息突然传来,《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在5月末下发。根据意见稿,核准类入户中,原来全日制大专的学历底线要求如今被调整为了全日制本科。此外,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年龄范围也进行了收缩。过去,45岁以下的全日制本科生可以轻松入户,现在,这个条件被改为了35岁以下,整整下调了10岁。

  ▲意见稿中,深圳落户渠道由四类调整为三类。图/网络

  意见稿同时也否定了吴咏梅的“非全日制大专+中级职称”入户方案,将这一原有方案的学历条件改成了全日制大专,过往的文件中,这一方案的学历条件为“中专以上”。

  更年轻,更高学历,这是深圳人才引进入户的新趋势。

  安徽人刘慧慧是个体户,这一身份同样具有这座城市的气质。改革开放40周年前夕,深圳的个体工商户有113万余户,“用不到40%的社会资源,贡献了70%以上的税收”,《南方都市报》曾在报道中这么说。

  在深圳生活了有17年,比起其他的“深漂”,刘慧慧更有入户的底气。早年在深圳做门窗生意,2014年她和丈夫在深圳买了套总价一百来万的小房子,也算在深圳安了家。

  2015年,女儿开始上小学。班上大多数学生都是外来人口的子女,刘慧慧打听到他们有些已经落户,她的入户决心坚定下来。和吴咏梅相似,2016年,刘慧慧报考了非全日制本科,开始向积分入户发起进攻。而就在临近2020年3月,拿到毕业证之时,也碰到积分窗口关闭。

  更加尴尬的是,她已经40岁。根据现行的深圳积分入户规则,18-35岁的非户籍人员可以加5分,35-40岁分数不加也不减,而40岁过后,每增长1岁扣2分。

  “二三十岁的时候,耽误一年两年,起码年龄是没超的,但如果我就卡在这一年,开始超龄减分。”刘慧慧说。

  对无法入户的焦虑肉眼可见。刘慧慧还记得和她一起去参加成人本科考试的几百号人里,大多数人都与她年纪相仿。刘慧慧3年半时间花了近4万元拿到非全日制本科,一些运气不好,接受能力不强的人,则需要不断地报名、学习、补考,花费的时间、金钱则更甚。让刘慧慧印象深刻的一个女同学,考一次挂一次,等到刘慧慧与她在考场相遇时,她告诉刘慧慧,自己已经是第5次参加考试。

  “我和一些早些年来深圳的不一样,有些人买不了房可能就去其他城市了,但是我都在深圳买了房了,而且小孩都这么大了,我这时候入不了,等我之后有了这个户口有啥用呢?”刘慧慧感慨。

  城市的价值观

  “大专+初级职称=60分,如果按照意见稿,您的社保是累计五险都有缴的情况......是75个月吗?那就是6年多,我们先计算6年的时间......”“入户老师”对吴咏梅如此计算。

  这是积分运算具象化后的一个场景。而以更宏观的视角再看,当年龄、学历、社保这些指标被纳入积分体系后,这套运算法则勾连的,是各种各样的城市资源、社会保障。

  吴咏梅的儿子正读小学四年级。由于没有拿到深圳户口,吴咏梅的儿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读的都是民办学校。

  一方面,比起公办学校,送孩子去民办学校承担的经济压力更大,早几年还是4000元一年的幼儿园学费,现在已经涨到6500元,而吴咏梅儿子读的小学,每学期的学费都是4500元,其中不含各种各样的生活费和学杂费。这对于每月工资只有5000元上下的吴咏梅而言是个不小的负担。

  另一方面,通过积分获得的户籍,也可能将被纳入另一个积分体系中,继续运算。

  深圳从2013年开始实行“积分入学”政策。具体来说,积分的指标包括住房、社保、户籍等。在小一和初一入学时,家长需要靠积分排名争取学校学位。占入学积分分值表大头的是“基础分”,在大部分区域,非深圳户籍和深圳户籍的基础分相差甚远。

  而户籍差异也会体现在孩子们的大考上。以2020年的高中各校录取分数线为例,非户籍考生被录取总分要比户籍考生要高出3-20分,这些学校里就包括被称为“四大名校”的深圳中学、深圳实验学校、深圳高级中学和深圳外国语学校。

  但紧张的学位也曾让积分追逐失去意义。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2019年,深圳罗湖区教育局曾经提醒家长公办学校学位将出现较大缺口,在罗湖区临时购房和租房的非深户籍家长不受理申请。

  那段时间里,深圳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位紧张已是个不争的事实。深圳福田、龙岗、罗湖、龙华、光明等7个区都发布都发布过学位预警。

  过去10年里,一向以开放著称的深圳吸纳了大量人口。根据深圳统计局的数据,深圳市常住人口达到1756.01万人,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713.61万人,增长68.46%。

  ▲深圳各区的人口增长情况。图/深圳发布

  大门敞开,人进来了,需要提供的是与之相匹配的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

  “深圳人口负荷的压力非常大,北京有1万多平方公里,上海有6000多平方公里,深圳市1997平方公里,这样比较起来人口密度很恐怖。人口压力靠入籍政策是改变不了的,需要改变的是与户籍有关的福利。”前深圳市人大代表、经济学者金心异对每日人物表示。

  2020年初,时任深圳副市长王立新在人大会议讨论会上表示,自己已要求各区不再发布学位预警,有时间不如用来建校后,深圳各区的学位预警逐渐销声。

  每隔一段时间,深圳公办学校的教师学历就会以新闻的方式为人们流传。例如2019年9月,深圳中学发布赴外公招的应届毕业生聘用名单,其中学历硕士起步,28人中,北大和清华的学生就占到半数。

  深圳也是真砸钱,光2020年一年就砸出11.1万个基础教育学位。近5年,深圳市的累计财政性教育投入预计达3500亿元,位居广东省第一。

  “总体而言,深圳依然是国内最开放最包容的城市,这是没有哪个城市能比的。没有深圳户籍,在深圳上学其实也不是个大问题。”金心异对每日人物这么说。

  但金心异同时提到,深圳的学位竞争仍然异常激烈,在考试难度等现实因素下,在深圳无法获得较好教育资源的非户籍人口在权衡后,可能会选择去别的地方接受教育。

  “深圳各个区都是采取打分制度,比如:你的户籍在你的本区有多少分,然后你的房子有多少分。从这个打分里面你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价值观——在深圳就是在本区有房打的分比户籍打的分占比要高。所以真正的歧视不是对非户籍人口的歧视,关键的问题是在深圳,高房价是对所有无房人的歧视。”金心异这么说。

  ▲房价越来越高,一对夫妻在选房。图/视觉中国

  “来了就是惠州人”

  显然,相比于落户,在深圳,真正的难题是买房。数轮上涨之后,这个城市的平均房价已居于一线城市首位,把上海、北京远远甩在身后。

  根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1新一线城市居住报告》,国内114个城市里,房价收入比最高的10个城市中,深圳排名第一,房价收入比为27.09。更具体地说,普通居民家庭不吃不喝,27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

  金心异认为,大量的外市人口通过深圳较为宽松的入户政策获得“房票”,也是将深圳房价推高的原因之一。

  “我们可以把这次的户籍收紧视作‘房票’收紧,意味着有关部门要在抑制房价方面做点实际的工作。”金心异说。

  需要承认的是,从户籍政策宽松到户籍政策开始收紧的这些年,深户或非深户都离深圳的房子越来越远了。早期深圳对外宣传的“来了都是深圳人”的宣传口号在网络流传里被更改为“来了就是惠州人”。

  关鹏就是那个符合深圳叙事的“惠州人”。作为本科学历,2011年,他从安徽芜湖的大学毕业以后直奔深圳,大学专业学测控电路的他,在华强北各个档口做送货调货的工作,工资只有2500元,在深圳拥有最大规模低价位出租屋的白石洲居住。

  2014年,他结婚有了孩子,开始准备落户工作。很快,他就轻松地依靠“核准类学历型人才”的身份拿到了深圳户口和元的人才补贴。相比之下他是幸运的,他从出租屋里挣脱了出来,做上了电子商务的工作,等到2017年,他选择在深圳隔壁的惠州买了房。彼时的深圳房价已经每平方米5-6万元,而惠州只有1万多元。在购买惠州的房产过后,他成为在深圳工作,房子在惠州的深圳人。

  ▲惠州某楼盘开盘现场的购房者们。图/视觉中国

  户籍和房产分离的双城模式,成为很多深圳年轻人的无奈之举。不过关鹏又觉得自己还算幸运,毕竟他成了深圳人。

  比起2017年,现在的深圳房价又是一番新的景象。根据安居客深圳的数据,在单价2万-3万元的价格区间,平台推荐的大部分楼盘都来自深圳周边城市,如中山和惠州。3-5万区间有396个楼盘,5-8万298个楼盘,8万以上有218个楼盘,其中99个楼盘单价超过10万。

  一名毕业一年、在深圳工作的本科生向每日人物透露,自己未来打算在深圳长居,虽然还没落户,但对她而言,户籍问题并不难解决。避不开的是房价。“我知道我这辈子基本没法自己在深圳买房。”她说。

  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深户的积分运算故事则还没停下。门槛抬高之后,非本科生以及35岁以上的本科生落户深圳,也将被卷入积分系统里。目前,深圳的常住人口中,大专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比68.7%。

  核准类入户政策收紧后,深圳人社局也公开征求了积分入户类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的意见,将原来缴纳养老保险每年3分,其他险种每年1分,更改为每险种1个月0.06分,封顶45分。此外,积分入户还将采用“积分排名”的方式,按申请人积分从高到低排序,按当年度额度确定入户人员。

  这项政策落地后,积分竞争恐将更为激烈。

  “现在总分提高了,还要拼社保年限,难度也就更大了。”刘慧慧说。她的朋友圈子里,有深圳的“土著”,也有外迁入户的新深圳人,日常相处中基本不会涉及户籍身份,“不排外”。一定程度上,17年的在深经历让她与深圳无比贴合,但在户籍层面,她离“深圳人”还有一段距离。

  而吴咏梅已经预料到入户渺茫。她打算今年11月考完中级职称以后尝试考一考高级职称,那有125分,但元的学费让她有些犹豫。以往对职称考试并不吱声的丈夫终于开始抱怨起来:“我早知道就会这样。”

  如今,她还能想起第一次到深圳坐公交时,看到公交站牌上写着“来了就是深圳人”。“我们这些做流水线的,说白了是最底层的,但是我们也在给公司创造价值,交了税。我现在听了这句话就想流泪,当年太年轻了,以为有居住证就是深圳人了。现在给我搞得好尴尬呀。”吴咏梅说。

  作为在深圳打拼多年的建设者之一,吴咏梅打算实在不行就撤离这里了。

  ▲深圳街头的上班族们。图/视觉中国

  (文中除金心异,其他受访者均为化名)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站务联系QQ:29380611。
推荐阅读